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3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新制剂品种的开发 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将阿营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丹酚酸B盐(SA-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TGF-β1 2ng/ml刺激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后,分为对照组(C组)和SA-B 0.5、1、2、4、8μmol/L组(A1、A2、A3、A4、A5组),分别孵育24、48h,采用Westernblot检测Notch1、Jagged1、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不同浓度SA-B均能降低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其中,A5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P<0.01),24h时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分别下降35.62%、34.39%、33.46%,48h时分别下降27.86%、30.79%、29.83%。结论 SA-B在体外可能通过下调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FN增加,从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超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12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hs-CRP水平,并与5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24例冠心病患者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较54名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tIL-1β=3.145,tIL-6=3.627,tIL-8=3.054,tTNF-α=3.301,P均<0.01).其中,41例SA患者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与54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L-1β=1.431,tIL-6=1.587,tIL-8=1.745,tTNF-α=1.461,P均>0.05);38例USA和45例AMI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较54名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USA:tIL-1β=2871,tIL-6=2.748,tIL-8=2.687,tTNF-α=3.145,P均<0.01;AMI:tIL-1β=2.776,tIL-6=2.874,tIL-8=2.689,tINF-α=3.212,P均<0.01);SA、USA和AMI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升高(tSA=2.617,P<0.05;tUSA=3.018,P<0.01;tAMT=3.189,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以AMI患者为最高.结论 血清IL-1β、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的测定是诊断SA、USA和AMI疾病的重要指标,并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感兴趣区(ROI)的选位对健康实验兔肾超声造影分析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探索其最佳ROI取样部位。 方法采用GE LOGIQ-E9超声诊断仪,9L-D探头,频率6~9 MHz。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观察20只健康实验兔。使用TIC-Analysis(GE)软件包,选择直径3 mm圆形的ROI取样框,分别置于肾皮质外层、肾皮质深层、肾髓质、肾门部主肾动脉4个不同部位,进行肾脏血流灌注定量分析,测量超声造影灌注参数值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左、右肾同一取样部位ROI定量结果,比较左、右肾血流灌注的差异。分析同侧肾脏不同取样部位ROI定量结果,比较肾内不同位置对定量结果的影响。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分析ROI置于右肾皮质外层及深层2名观察者定量结果,比较2个ROI取样部位在2名观察者间其测量一致性的优劣。 结果所有健康实验兔均顺利完成超声造影检查,同一肾脏不同ROI取样部位所生成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形态相似。左、右肾同一ROI设置所测定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肾相同形态ROI取样框置于不同位置所测超声造影定量参数AT、TTP、PI、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T:F=5.61,P<0.05;TTP:F=4.28,P<0.05;PI:F=145.88,P<0.05;AUC: F=216.72,P<0.05)。行两两比较SNK-q检验,取样框置于肾皮质外层及肾皮质深层所测定量参数比较,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3,P<0.05);取样框置于肾皮质外层及肾髓质所测定量参数比较,PI及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69,P<0.05;q=13.39,P<0.05);取样框置于肾皮质深层及肾髓质所测定量参数比较,PI及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41,P<0.05;q=13.13,P<0.05)。取样框置于肾皮质外层及肾门部主肾动脉内所测定量参数比较,PI及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14,P<0.05;q=-11.67,P<0.05)。取样框置于肾皮质深层及肾门部主肾动脉内所测定量参数比较,PI及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25,P<0.05;q=-12.78,P<0.05)。取样框置于肾髓质及肾门部主肾动脉内所测定量参数比较,AT、TTP、PI及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T:q=3.91,P<0.05;TTP:q=3.00,P<0.05;PI:q=-19.58,P<0.05;AUC:q=27.12,P<0.05)。取样框置于右肾皮质外层时,2名医师测量PI的一致性非常好,ICC=0.978,95%可信区间为(0.946,0.991);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2名医师测量PI差值均值为0.42,95%可信区间为(-0.89,1.73)。ROI置于右肾皮质深层时,2名医师测量PI的一致性尚可,ICC=0.698,95%可信区间为(0.238,0.881);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2名医师测量PI差值均值为1.1,95%可信区间为(-3.3,5.5)。 结论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过程中ROI取样框放置于不同部位可对定量分析结果产生影响。ROI取样框置于与声束垂直的右肾皮质外层是兔肾脏血流灌注定量分析较理想ROI设置,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同一深度、位置,以保证定量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基于编码恶性疟原虫PHIST蛋白特有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方法在Plasmo DB数据库中,搜索并筛选编码PHIST、在环状体或裂殖体期高表达且恶性疟原虫特有的基因。利用在线软件Primer Explorer V4设计目的基因LAMP引物。采集恶性疟原虫滤纸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恶性疟原虫DNA用超纯水进行10~(-1)、10~(-2)、10~(-3)、10~(-4)倍比稀释,用LAMP法检测其敏感性;采用间日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牛带绦虫和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作为对照,用LAMP法评价其特异性。结果共筛选出61个编码恶性疟原虫PHIST的基因。选取环状体期高表达的特有基因PF3D7_1372300和裂殖体期高表达的特有基因PF3D7_1401600建立LAMP技术。基于PF3D7_1372300和PF3D7_1401600基因的LAMP法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最低限度分别为130.5个/μl和1 305.3个/μl,所获得的恶性疟原虫扩增产物其检测管染色后呈绿色,即阳性。基于PF3D7_1372300和PF3D7_1401600基因的LAMP法扩增恶性疟原虫产物检测管染色后呈绿色,即阳性;而间日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牛带绦虫和日本血吸虫的LAMP扩增产物检测管染色后仍呈棕色,即阴性。结论基于PF3D7_1372300基因的LAMP法检测恶性疟原虫敏感、特异、简便、实用,可用于恶性疟流行区现场调查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颈动脉波强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波强技术对CRI患者心血管功能变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CRI患者及与之相匹配的无心血管疾病的志愿者进行波强检查,并对波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RI患者波强值与患者年龄、血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患者颈动脉窦部及窦下2 cm处中内膜厚度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RI患者瞬时加速波强(W1)、瞬时减速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硬化参数(β)、应变弹性模量(E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强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血管检查的新方法,能在血管壁出现器质性改变之前反映CRI患者心脏以及血管功能的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26例长期放置IUD并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和子宫内膜厚度,并在取环后刮取宫腔内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内膜不规则增厚,回声强弱不等,16例宫腔内膜处可见局限性团状高回声,部分可见动脉血流信号,8例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回声均匀,无明显异常发现.取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慢性炎2例,无明显异常4例.结论 长期携带IUD可能参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调查血清总胆汁酸(TBA)等指标在肝硬化及肝肿瘤患者中的水平,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3例分为三组:肝硬化代偿组56例,肝硬化失代偿组62例,肝肿瘤组45例;对照组51例,为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血检测以下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脂酶活性(CHE)、总蛋白(T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比较患者组与健康体检者化验指标的差异.结果 (1)疾病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均显著升高(P<0.01),失代偿组水平最高.(2)转氨酶均升高(P<0.01),代偿组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显著;而另两组以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更为明显.(3)前白蛋白(PA)均下降(P<0.01),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蛋白(ALB)、胆碱脂酶活性(CHE)的水平按代偿组、失代偿组、肝肿瘤组依次降低(相邻两组间P<0.05).(4)肝硬化失代偿前后补体C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失代偿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在肝硬化、肝肿瘤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检测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前白蛋白(PA)更为敏感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损害程度.补体C3的改变与肝硬化病情密切相关.HS-CRP与病情进展高度相关,尽早控制炎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总胆汁酸(TBA)等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病情的分析和诊治.  相似文献   
79.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为银屑病的重症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多变,顽固难治,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心理护理此类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外观脓疱,皮屑泛发,体质虚弱,因此大多情绪低落、悲观,怕失去劳动、工作能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临床护理工作应注意加强患者、家属之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关心、体贴、同情病人,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引导患者多与他人交谈,多看电视、书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高热护理此类患者多出现周期性发热,病人自觉皮肤烧灼感,体温高达39℃以上,同时出现皮肤红肿、渗出、糜烂等。高热时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加剧疼痛。可采用温水擦浴、冰枕降温等措施,并及时测量体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颈面部血管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组织的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的良性肿瘤。颈面部包块是这类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皮肤色泽特征对浅表血管瘤诊断有所帮助 ,但对较深层的血管瘤往往不能确诊。高频彩超显像通过探查肿瘤大小、形态及瘤体血供特征可以为这类血管瘤的诊断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总结了我科近年经病理证实的 6 5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1 资料与方法1 1 本组血管瘤患者年龄 2~ 6 2岁 ,平均 33 5± 15 2岁。男2 6例 ,女 39例。除毛细血管瘤有皮肤色泽呈桃红色改变外 ,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均无明显皮肤色泽异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