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研究旋转型痉挛性斜颈(rotational spasmodic torticollis,RoST)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方法对RoST按痉挛肌肉范围,姿态,肌肉痉挛的方式,病情程度分型。手术治疗:采用下列术式或二至三种术式组合。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C1-8)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全组423例,斜颈症状消失292例(69%),显效78例(18.4%),进步42例(10%),无效11例(2.6%)。无死亡,无并发症。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RoST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无残疾。  相似文献   
22.
目的:回顾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对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手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随访。结果:随访1~5年,17例(17/21)病人术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19例(19/21)囊肿术后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先天性颅内蛛网膜囊肿占绝大多数;病灶部位以中颅窝外侧部和枕部最多;儿童多见;CT或MRI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囊肿合并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有颅内压增高是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以切除囊壁建立囊腔和蛛网膜下腔交通为原则,对合并癫痫病例要同时松解囊周脑皮层表面血管的束缚。复发病例多与囊腔和蛛网膜下腔沟通欠佳及术后未及时引流血性脑脊液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3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症、术前病人管理、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均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无死亡病人;肿瘤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8例。1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术后两年复发。手术全切率85.7%(54/63),92.7%(38/41)视力下降病人视力得到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者达88.0%(44/50)。结论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手术全切率高、垂体功能保留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采用三联手术方法治疗旋转型(n26)、侧屈型(n6)痉挛性斜颈共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6.5岁。适应证:1.药物治疗一年无效的旋转型、侧屈型患者。2.颈肌严重痉挛的扭转痉挛患者。结果,旋转型26例,优18例(69.2%);良7例(27.0%);进步1例(4%)。侧屈型6例,优4例(66%);良2例(33%)。本研究结果证实三联手术的疗效较二联手术优越。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超早期手术的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方法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采用三种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和脑室同时钻孔穿刺各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开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颞肌皮层贴敷术,后颅窝开颅术。手术时机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结果全组226例,ADL评分1级38例,2级55例,3级60例,4级20例,5级5例,术后死亡48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7.
82例散发性脑炎的脑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较复杂,缺乏特有的规律性,对一些临床表现酷似病毒感染,但又缺乏确切证据的病例,一般统称为散发性脑炎或非特异性脑炎。近年来国内病例有增多趋势,且异常脑电图的比例数甚高,约78%~96%(本刊3(2):81,1977)。现将我院82例的脑电图表现,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我们治疗前屈型痉挛性斜颈1例,现报告如下。 李××,男,44岁。4年前1次头部外伤,约半个月后颈前屈,不能抬头,颈部发硬。此后又出现不自主的“点头”动作。天气差、劳累、情绪紧张时加重,休息、平卧则缓解。经药物治疗后好转,但停药2个月后再发。4年来经多方诊治无效。内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头略前屈,有规律的“点头运动”(即颈前屈阵挛),约每分钟120~180次。双侧胸锁乳突肌张力中等增强且在触诊时可感到肌阵挛和点头动作同步。在活动后劳累情况下阵挛频率增加,休息后减少。用双手同时捏夹两侧胸锁乳突肌时,肌张力即恢复正常。痉挛和点头动作亦消失(我们称这一现象为捏夹试验阳性)。中止捏夹后,又复出现,枕后肌肉也有类似阵挛,但提夹后不能中止点头动作,故多由被动牵拉所致。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无异  相似文献   
29.
痉挛性斜颈的应用解剖和外科治疗(附6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痉挛性斜颈(ST)的应用解剖、临床分型、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引起ST相关的痉挛肌肉分成两组,即主要责任肌和次要责任肌,并明确其支配神经。对ST采用四种分型方法:①按痉挛肌肉累及范围分型;②按斜颈姿态分型:③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④按病情程度分型。根据ST姿态分型采用相应的术式组合。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C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三种术式组合一期完成称“三联术”。术式一和三组合称“二联术”。对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对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对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头部CT和MR检查未发现与ST有关的颅内病灶。颈部CT显示痉挛肌肉呈肥大性改变。切除的痉挛肌肉和神经病理切片均有异常表现。术后6-12个月评定疗效,全组648例中,斜颈症状消失450例(69.5%),显效113例(17.4%),进步68例(10.5%),无效17例(2.6%)。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ST,准确掌握其应用解剖,手术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无残疾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颈部神经及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治疗侧屈型痉挛性斜颈。方法 我院1979年-2003年对45例侧屈型痉挛性斜颈,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术式:1.副神经切断术(4例);2.二联术-副神经切断加颈肌选择性切除术(28例);3.三联术-二联术加做颈神经1-4后支切断术(13例)。结果全组45例,痊愈34例(76%),显效9例(20%),有效率96%,好转2例(4.4%)。无死亡,无致残。结论颈部神经及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是治疗侧屈型痉挛性斜颈的安全、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