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K18mRNA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50例M0、10例M0的食管癌患者及10例食管良I生病变患者外周血及肋骨骨髓中细胞角蛋白CK18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50例M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19/50)和42.0%(21/50);10例M,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9/10)、100%(10/10);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K18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0%(0/10),CK18mRNA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K18mRNA在Ⅳ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与III期以前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K18mRNA在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无差异(P〉0.05),但呈正相关性(r=0.704,P〈0.01)。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CK18mRNA微转移有助于食管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我院1993年11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32例,均进行血中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并同时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心脏指数(CI)对比。结果显示,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血β2-MG浓度亦逐渐升高,而且与心肾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与Msh2、bcl 2、bax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Msh2、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Msh2阴性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Msh2阳性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阳性表达率和bax阴性表达率在FHIT阴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在FHIT阳性癌组织中的表达 ,差异均有显著性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FHIT与Msh2、bcl 2和bax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Msh2蛋白错配修复功能的丧失是引起FHIT表达失活的原因之一 ,FHIT表达失活增大bcl 2 /bax比值 ,使细胞凋亡不能参与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手术切除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8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48.81%。FHIT蛋白低或不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Duck’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Duck’s分期越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FHIT蛋白低表达就越明显。结论:FHIT蛋白表达缺失可能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演化和进展。  相似文献   
55.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误配修复基因改变等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FHIT、MLH 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MLH 1基因表达。结果 FHIT、MLH 1基因在 84例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8.81%和 92 .86%。FHIT基因水平低或不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与MLH 1基因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FHIT基因参与了结直肠癌的演化和进展 ,是结直肠癌的 1个候选抑癌基因 ;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MLH 1基因表达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7.
姚成才  林从尧 《肿瘤》2003,23(6):471-474
目的 研究三苯氧胺联合化疗药物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 4 80、HT2 9体外培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 应用MTT法 ,比较单纯用三苯氧胺和三苯氧胺与化疗药物联合对SW4 80、HT2 9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 ,通过化疗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 ,观察三苯氧胺有否化疗增敏作用 ,同时对mdr1编码产物Pgp的检测 ,探讨三苯氧胺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 在TAM浓度为 5 μmol/L时 ,能使SW4 80细胞系对 5 FU、MTX的敏感性分别提高 1.5 976、1.6 4 5 6倍 ;在 10 μmol/L时 ,使SW 4 80、HT2 9细胞系对 5 FU、MMC、MTX、ADM的敏感性分别提高 4 .15 2 4、2 .0 2 4 4、4 .7833、2 .2 32 3倍和 4 .7713、4 .786 5、4 .2 5 5 7、4 .4 713倍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化疗药物使体外培养的SW 4 80、HT2 9细胞系产生耐药性 (P1,P2 <0 .0 5 ) ,TAM能显著逆转其耐药性 (P3,P4 <0 .0 5 )。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 ,一定浓度的TAM能增加人结肠癌细胞系SW 4 80、HT2 9对化疗药物 5 FU、MMC、MTX、ADM的敏感性 ,其机制可能为TAM抑制mdr1编码产物P gp的产生。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经胸外侧单孔非吸脂腔镜技术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nipple sparing mastectomy, NSM)并即刻假体联合补片乳房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在我科采用经胸外侧单孔非吸脂腔镜技术行NSM并即刻假体联合补片乳房重建术的42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重建乳房美学效果和近期肿瘤安全性。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镜NSM并即刻乳房重建术,其中该术式开展第1年完成手术12例,1年后完成30例,手术成功率100%。第1年手术组与1年后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不同程度缺血5例(11.90%),切口愈合不良2例(4.76%),感染1例(2.38%),血清肿6例(14.29%),包膜挛缩5例(11.90%),假体丢失1例(2.38%)。42例患者重建乳房优良率为54.76%(23/42),其中第1年与1年后重建乳房者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1.67...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elemene,ELE)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榄香烯乳单用的细胞毒作用及与顺铂(cisplatin,DDP)合用时耐药逆转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榄香烯乳对A549/DDP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蓄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榄香烯乳对耐药细胞A549/DDP细胞膜上P-g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榄香烯对A549/DDP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单用DDP的IC50为15.46μg/ml,合用20μg/ml榄香烯24h,IC50为4.15μg/ml,逆转耐药倍数为3.63。同时,榄香烯增加A549/DDP细胞内Rh123的蓄集,降低细胞膜上P-gp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榄香烯能减少A549/DDP细胞对药物的外排和抑制P-gp蛋白的表达。结论:榄香烯在体外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可能与其抑制P-gp的功能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