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5年9月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术的2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基因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又一新的肿瘤治疗手段。本仅就大肠癌的基因治疗的现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α1在原发性手汗症并腋窝多汗患者腋窝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手汗症并腋窝多汗的患者28例和同期正常对照组8例,通过手术时切取患者腋窝皮肤汗腺组织1块,显微镜下观察汗腺组织结构,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技术测定钙离子通道α1在原发性手汗症并腋窝多汗患者腋窝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两组汗腺组织结构无差异,1.25万倍电镜下可见手汗症组汗腺分泌颗粒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手汗症并腋窝多汗患者腋窝汗腺组织中钙离子通道α呈高表达,其亚单位α1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手汗症并腋窝多汗患者腋窝汗腺组织中汗腺分泌颗粒数量明显增多,钙离子通道α1表达增高,这些可能是手汗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 ,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误配修复基因改变等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彻底征服癌症 ,人们一直在进行肿瘤基因的研究 ,这导致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误配修复基因的发现 ,FHIT基因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FHIT基因的发现、结构、功能及其和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1 FHIT的发现、结构和功能1 1 FHIT基因的发现遗传学家认为人染色体上有许多脆性位点 ,脆性位点增加肿瘤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缺失的可能性 ,故可作为寻找抑癌基因的突破点 ;不同的研究发现许多肿瘤在染色体 3p上都有缺失 ,3p上可能存在抑癌基因。根…  相似文献   
25.
乳腺大汗腺癌临床非常少见,合并原发性多汗症更少见,国内外还没有报道。本文就1例乳腺大汗腺癌并原发性手足多汗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作一简述,认为原发性手足多汗症患者合并乳腺癌以大汗腺癌为主,且GCDFP-15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9例女性患者,在彩超实时引导下,应用Encor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413个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结果 1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疼痛可忍,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术中无1例皮肤误切.术后均无感染发生、乳房变形和明显瘢痕形成,患者满意,术后3月复查彩超,无1例肿物残留.在≤3个肿块的10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5.61%(6/107)、11.21%(12/107)和22.43%(21/107);在>3个肿块的82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8.54%(7/82)、19.51%(16/82)和32.92%(27/8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肿、皮下淤斑随访3月均自行吸收消失.结论 彩超引导下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Encor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切除完整、瘢痕小、乳房无变形等优点,是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姚成才  张义  姜杰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6):1206-1209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淋巴上皮病(LEL)的关系.方法:报道1例肺MALT淋巴瘤并腮腺淋巴上皮病,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检测,并回顾文献.结果:肺MALT淋巴瘤无明显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为边界不清斑片影、结节影、团块影和叶段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缺乏特异性.病理示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的浸润(淋巴上皮病变)是特征性的,但不特异.免疫组化可显示肿瘤的单克隆性,CD20和CD79a阳性.腮腺LEL是MALT淋巴瘤前期病变,能恶变为MALT淋巴瘤.结论:肺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临床无特异性,确诊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LEL能恶变为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28.
食管良性间质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EST)与食管平滑肌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EMT)都是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术前多常误诊。最近我科收治误诊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44岁。“嗳气、返酸并胃部不适2个月余”行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中段一充盈缺损,钡剂通过呈分流现象,食管黏膜正常。被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的近期疗效。方法:8例肺癌性胸水患者在胸腔镜活时接受胸腔灌注温热蒸馏水1次,时间60分钟,热灌注结束后胸腔内均匀散入顺铂60mg,术后1周始行“GP”或“NP”方案化疗4—6周期。结果:8例患者胸水控制总有效率达100%,灌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大汗、潮热、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等不适,经对症处理后消失,Karnofsky评分提高10分以上,随访2月至1年,无1例胸水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的近期疗效.方法:8例肺癌性胸水患者在胸腔镜活时接受胸腔灌注温热蒸馏水1次,时间60分钟,热灌注结束后胸腔内均匀散入顺铂60mg,术后1周始行"GP"或"NP"方案化疗4-6周期.结果:8例患者胸水控制总有效率达100%,灌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大汗、潮热、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等不适,经对症处理后消失,Karnofsky 评分提高10分以上,随访2月至1年,无1 例胸水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