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特征(附3例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血管炎由于受累血管部位及大小不同,临床表现多样,而且由于分类较为混乱而无统一标准,故经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目前广泛采用的仍为1994年ChapelHil分类标准〔1〕,它将有坏死性小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炎者,称之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相似文献   
6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DM)及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PM )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 1989— 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DM/PM患者 143例 ,全部符合 1975年Bohan和Peter提出的DM /PM诊断标准 ,对其中 18例合并肿瘤的患者与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肿瘤诊断及分型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肿瘤诊断分级标准而定。两组资料采用t及 χ2 检验。结果  143例患者男性 46 ,女性 97例。发病年龄 4~ 76岁 ,平均年龄 (42± 38)岁 ,其中PM5 0例 ,男 14例 ,女 36例 ,DM93例 ,男 2 4例 ,女 6 9例。PM的肿瘤发生率为 8% ,DM的肿瘤发生率为 15 6 %。肿瘤分型 :卵巢癌 3例 ,鼻咽癌 3例 ,恶组 2例 ,乳癌 2例 ,宫颈癌、子宫内膜卵巢样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 1例。肿瘤先行发生者 3例 (16 6 % ) ,后续发生者 5例 (2 7 8% ) ,同时发生者 10例 (5 5 6 % )。本组病例中 10例死亡 ,从PM /DM诊断到死亡的时间为 1~ 84个月 [中位数为 (18± 2 7)个月 ],死亡原因包括肿瘤扩散 ,肿瘤相关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感染。发病年龄、肺部和心脏受累 ,吞咽困难等指标在两组间显示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1例在肿瘤切除 1年后 ,PM症状消失 ,另 1例在肿瘤切除后 1 5年  相似文献   
63.
提到风湿病,人们习惯地将其同中医的“痹症”联系起来。临床医师常常对患者进行所谓的“风湿三项”,即抗链O(ASO),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检查。如果ESR增高,ASO正常,RF阳性则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如果ESR和ASO增高,RF阴性,则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并给予青霉素、  相似文献   
64.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因"头痛18个月,四肢游走性肌痛、胸痛6个月"于2004年10月入院。患者2003年5月无诱因出现左枕部搏动性疼痛,多在下午和夜间发作,每周2~3次,持续30~6  相似文献   
65.
患者女,24岁,因间断发热8个月,下肢肌痛7个月,左侧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于2010年5月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2009年9月受凉后发热,最高体温39℃,数日发作1次.10月突发双小腿内侧剧烈肌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58mm/1 h,抗链球菌溶血素"O"800U/ml,蛋白酶3-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R3-ANCA)阳性.  相似文献   
66.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9岁。因发热1个月入院,伴右颈部疼痛,乏力、纳差。体检:右锁骨上可触及1枚3cm×2cm×2cm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血常规三系及补体低,IgG和IgM高,抗核抗体(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阴性。胸相:两肺纹理增多。过去无结核病史。入院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持续在39~40℃,并出现干咳、呼吸困难,体检同前。胸部CT:两肺透光度低,弥漫性粟粒样病灶;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示:增生性淋巴结炎。考虑为粟粒性肺结核,予以利福平、雷米封、链霉素和吡嗪酰胺抗痨治疗,用药后患者面部及全…  相似文献   
67.
关节炎教育基金在我国卫生部科教司的领导和牵头下成立于 2 0 0 1年 4月 10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新闻发布。本基金的宗旨是 :①促进对关节炎疾病的认识水平 ;②推动国内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临床医师对关节炎诊治水平 ;③加强对公众的疾病教育 ,普及健康知识 ;④推动国内关节炎领域的科学研究 ,加强与国外医学交流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将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分享这项基金。根据基金的章程将用于关节炎的继续医学教育 ,风湿病分会的学科建设 ,针对病人的疾病教育和科普宣传。在成立大会上卫生部张文康部长亲自参加大会并讲了话。随后唐…  相似文献   
68.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80,自引:20,他引:160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以根据已知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294例RA,1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1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的分布。比较抗CCP抗体与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以及HLA-DR4的相关性。结果 294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46.6%,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5.3%,非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1.5%。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6.6%,96.6%。抗CCP抗体与APF、AKA以及HLA-DR4之间有相关性,与R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46.6%)和特异性(96.6%),能用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与AFP、AKA有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抗CCP抗体可视为RA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9.
五种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国外大约有60多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指数系统,国内尚我公认的SLE病情活动的判断指标。本文将五种国外应用较多的活动指数进行了可行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可靠性的比较。以了解其实用性。方法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SLE标准确诊的324例SLE患者,年龄15-58岁,病程2个月-26年,女:男=10.96:1。以专家会诊评定是否活动作为金标准,其中218例活动,80例不活动,26例可疑活动,上述患者分别根据五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活动指数标准进行计分。这五种标准分别是:BILAG(The British Isles Lupus AssessmentGroup Scale),SLE-DAI(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AM(Systemic Lupus Activity Measure),LACC(The Lupus Activity Criteria Count),NYHSS(The New York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dystem)。计分结果通过SA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五种指数的表面可行性、标准可行构成可行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但NYHSS及SLAM的可重复性较其他三种为差。结论 本研究推荐LACC和SLE-DAI两种活动指数作为临床使用较为可靠和简便。  相似文献   
70.
利用噬菌体随机15肽库确定SLE相关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15肽库确定SLE相关多肽。方法 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纯化抗dsDNA多克隆抗体,以此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随15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结果 经3轮筛选,每轮的投入/产出比逐轮升高,提示筛选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第3轮筛选后选其中18个克隆重进行结合试验,结果显示有6个公与SLE病人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反应,经DNA序列测定,发现其中5个克隆相同,通过该序列推出插入的外源短肽序列,合成并纯化该肽段。用此肽段分别与20例SLE病人及20例正常人血清反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该肽段可能是与SLE相关的抗原多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