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隔离盆腔化疗联合血液灌流的可行性及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10只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只,行常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实验组6只,利用介入放射学行经皮盆腔封闭式循环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氟尿嘧啶.分别定时检测两组髂内静脉、外周血液的血药浓度;并检测实验组血液灌流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髂内静脉血血药浓度均在10min达到峰值.分别为(3 698.32±371.71)、(3 577.52±366.28)ng/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20、30、40、50和60 min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分别为(2 450.51±233.80)、(1 867.30±181.40)、(1 256.96±125.70)、(673.36±65.60)、(543.32±53.90)ng/mL,而实验组仍保持较高浓度,分别为(3 489.28±328.70)、(3 341.09±316.40)、(2 973.59±277.10)、(2 744.11±255.40)和(2 111.48±201.70)ng/mL,两组各时段血药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AUC分别为(99418.68±946.90)、(168 465.40±1 577.13)ng/mm,有差异显著性(P<0.01).各时段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外周血10、20、30、40、50和60 min血药浓度分别为(3 564.73±343.40)、(2 365.85±241.50)、(1 397.22±129.70)、(1 139.71±104.30)、(690.96±66.50)和(537.39±51.10)ng/mL,实验组分别为(18.86±1.70)、(25.90±2.30)、(37.11±3.50)、(70.23±7.40)、(94.86±8.60)和(127.54±13.10)n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血液灌流后的血药清除率为(92.04±8.40)%.结论 隔离盆腔化疗联合血液灌流是一种可行的技术,与常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相比,不仅增加局部血药浓度,而且可维持较长时间,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行带涤纶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105例次(103例),男55例次(54例),女50例次(49例),年龄17~91岁,平均年龄(59±16.2)岁,均通过颈内静脉留置,术后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以尿素清除率(URR)和Kt/V作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对照组则包含60例在同一时期使用相同设备,但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的患者.结果 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Permcath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颈内静脉入路,99例次经右侧,6例次经左侧,使用1~54个月,平均使用(11.2±10.4)月.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不畅27例169次,发生率4.79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32例34次,发生率0.96例次/1000导管日.导管组血流量(204±25) ml/min,URR值为(71.3±17.8)%,Kt/V值为(1.34±0.28),与内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法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我院自行研发的床边透析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间在重症监护病房行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记录治疗前后APACHEⅡ积分、ATN-ISI积分、Boston心力衰竭积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氧合指数、床边透析次数及透析后住院天数。对死亡组与生存组及ARF组与CRF组分别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HD治疗后APACHEⅡ积分、Boston积分、Scr、CO2CP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死亡49例,生存39例;生存组年龄较小,手术后患者更多(P0.05)。治疗前后,死亡组的APACHEⅡ积分、死亡预测值、ATN-ISI积分均较生存组高(P0.05)。ARF患者54例,CRF患者34例。CRF组的年龄、床边透析次数、心衰人数、糖尿病人数均高于ARF组(P0.05)。治疗前后,ARF组的APACHEⅡ积分均高于CRF组,而Boston积分、Scr较低(P0.05)。患者死因及ARF患者入住ICU的首要病因主要为败血症、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及心肺复苏后,CRF患者主要为心衰、肺部感染、糖尿病。结论我院床边IHD利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当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床边IHD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只要使用合适的透析设备和合理的治疗方案I,HD仍是治疗合并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危重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MHD患者中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120例MHD患者中死亡26例,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选择透析治疗时机过晚、高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高、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等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重点评估血压、选择早期透析、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建立个体化的整体透析治疗与护理方案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红光照射方法降低氧自由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用MRX- I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系统照射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120 min/次,8次为一疗程,照射前后抽血测定MDA、SOD、AOPP、GPX,对照组不照红光.结果 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76.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者各50例作配对对照调查。调查显示,血液透析病人组SCL-90的总痛苦水平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2).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的总痛苦水平呈负相关(P<0.001).而生活事件负性分与SCL-90的总痛苦水平呈正相关(P<0.001).本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症状进行了讨论,异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7.
78.
我中心获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批准。承担了珠海弘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CRRT机的临床试用。使我科有机会在我院率先开展CRRT治疗的新技术。该机在我院进行50多例次危重病人CRRT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我院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危重病人的血液净化治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自体血浆免疫吸附(Plasma immunoadsorption,IA)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9例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疾病患者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采用自体血浆免疫吸附治疗,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次数,共治疗21例次;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肌力、呼吸、吞咽等情况,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9例患者经治疗后四肢肌力及吞咽困难改善,好转出院;其中1例出现呼吸肌麻痹需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实施2次治疗后脱离呼吸机,生活自理。结论 血浆免疫吸附疗法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疾病的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既可避免输入异体血浆、蛋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为血源不足的血库减轻极大的负担,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0.
密封式软包装碳酸氢盐透析液在老年透析病人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密闭式软包装碳酸氢盐透析液与开放式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老年肾衰患者的血透效果。方法 选27例老年肾衰病人分别用密闭式方法及开放式方法进行碳酸氢盐透析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比较。结果 密闭式治疗后的病人血气析结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开放式治疗。结论 老年肾衰病人宜选用密闭式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