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报道了 1 2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1 ` 2例术前发现赘生物 7例 ,检出率 64%。 5例在感染控制后手术 ,7例在感染初步控制后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清除感染灶之后 ,纠治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变。室间隔缺损直接缝合 1例 ,补片修补 5例 ,动脉导管未闭采用直视缝合法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3例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 1例。 1 2例均康复出院 ,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32.
食管贲门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管贲门癌的发病年龄逐渐老龄化。高龄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有其特殊的一面,因为高龄常常伴有其他不同系统的合并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衰退使得高龄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为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特殊的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本文分析我科于2001年至2004年收治的109例高龄贲门癌如下。  相似文献   
33.
背景:干细胞移植早期出现的大量细胞缺失可明显影响移植效果,目前已证实AKT1基因的过表达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目的:探讨过表达AKT1基因的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否在体内缺氧状态下抑制干细胞凋亡,及其修复受损心肌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7-02在苏州大学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梅山猪24只,由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扩增AKT1 cDNA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扩增后,使用慢病毒转染系统进行基因重组,以其为载体转染建立稳定过表达AKT1基因的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BrdU标记.24只猪均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4周,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性处理;DMEM组行冠脉内注射DMEM液5 mL;单纯细胞移植组行冠咏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5 mL(1×10~7个细胞):AKT转染细胞移植组同法注射等量转染AKT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主要观察指标:载体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结果,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估心功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结果:①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所获取的cDNA为AKT1的CDS功能区基因;转染入293T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48 h后,均可检测到强荧光出现;其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已知分子量相符,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转染2周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转录AKT1,其AKT1-mRNA的转录水平是原代细胞的120倍.②细胞移植前,梗死心脏的左室舒张末径增加,每搏量明显下降.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单纯细胞移植组、AKT转染细胞移植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梗死区的收缩功能和血流灌注均有所改善,左室腔缩小,梗死区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且AKT转染细胞移植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DMEM组梗死区纤维化明显:单纯细胞移植组、AKT转染细胞移植组梗死区均可见岛样心肌组织,且后者含有较丰富的小血管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值4周后单纯细胞移植组、AKT转染细胞移植组心肌切片中均发现有VWF及Cx-43阳性表达,且后组Brdu和Cx-43双阳性细胞占所有Brdu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前组(P<0.05).④细胞移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周后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至4周后接近正常水平;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4周后明显低于同期模型对照组、DMEM组(P<0.05),且明显低于移植前水平(P<0.05).结论:使用携带目的基因AKT1的慢病毒系统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使其长期稳定过表达AKT1,移植体内后可能通过防止梗死区变薄、抑制收缩功能异常而改善左室功能,同时AKT1的过表达可显著改善梗死后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4.
瓣膜病变合并心脏恶液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瓣膜病变合并心脏恶液质(SOCC)的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例合并心脏恶液质的瓣膜手术病例.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存活13例,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1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为呼吸功能衰竭伴重度肺部感染,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瓣膜病变合并心脏恶液质患者,需要充分重视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营养支持及多器官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3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成人的发病率在0.5%~0.95%,在有心脏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心脏瓣膜病伴有心房扩大的患者中,发病率可以达到50%以上.房颤除了可引起心慌等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外,慢性房颤可 能导致的血栓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50岁以上(以下简称“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4例50岁以上ASD的病例。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房缺一经诊断,只要不并发严重的肺部血管病变,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术中注意缺损的修补方法及房室瓣的成形,大龄房缺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术后需加强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外科手术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冠心病患者64例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例(3.1%),并发症发生率7.8%(5/64),平均搭桥(2.4±0.3)支,左乳内动脉使用率93.4%(57/61)。全组随访5个月~1年。结论科学的外科策略,精湛的手术技术及麻醉、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使CABG术的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下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8.
移植候选者术前营养状况是移植术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预测指标,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肺病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综述国内外肺移植候选者的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肺移植候选者术前营养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对比研究肌肉注射及口服镇痛药、自控硬膜外镇痛和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回溯我院16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分别单独采用以上三种镇痛方式而将患者分成三组,比较各组间患者疼痛及胸闷缓解的程度。结果采用后两种方法治疗组疼痛、胸闷的缓解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和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方法较传统方法能明显减少肋骨骨折的肺炎并发症及疼痛、胸闷,其中叉以环抱器固定法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中较前两者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