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对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标本进行腹泻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2013-2016年西城区共报告15起聚集性疫情,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在8~37例之间,罹患率在13.7%-53.3%之间。疫情流行期中位数为3d。四年报告疫情起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其中12月至次年4月共报告10起(66.7%)。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 10起(66.67%)。采集患者、密接及食品从业者便标本共188件,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03件,阳性率为54.8%,其中患者便标本阳性率最高80.8%。除1起聚集性疫情由GⅠ组诺如病毒引起外,其余14起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冬春季高发,小学为重点场所,应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加强食堂员工及隐性感染者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22.
刘潇潇  周颖仪  杨立伟  王磊 《中成药》2014,(12):2537-2542
目的建立清开灵系列制剂(注射液、软胶囊、胶囊、颗粒)的氨基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样品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反应,Venusil A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Agela),以乙腈与N,N-二甲基甲酰胺-0.025mol/L醋酸钠(1∶100,乙酸调p H6.4)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结果建立了清开灵注射液、软胶囊、胶囊和颗粒等剂型的氨基酸色谱指纹图谱,并指认了其中15个共有峰(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结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并对氨基酸类成分的归属进行了探讨。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氨基酸色谱指纹图谱基本能控制清开灵系列制剂中的水牛角、珍珠母及板蓝根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提升龙泽熊胆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防风药材中的升麻素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耐用性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上述2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升麻素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进样量分别在0.051~1.020μg、0.025~0.49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检测限均为0.1μg/mL,定量限均为0.3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0%和91.40%,RSD分别为1.09%和1.89%(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耐用性好,结果稳定,可为龙泽熊胆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分析铁皮石斛中菲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谱学性质、反应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ωB97XD/6-311+G(d ,p )方法计算研究铁皮石斛中12 种菲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并分析分子表面静电势、全局和局部反应性描述符,预测反应活性,同时借助ACD/Labspercepta平台预测其成药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2种菲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发现反应活性顺序是菲醌型>菲型>二氢菲型,而各个化合物的活性位点是化合物1~8(菲型),C9与C10 反应活性最高;化合物9(菲醌型)酮基上的O反应活性最高;化合物10、11、12(二氢菲型)连接供电子基团的C2与C7反应性强;12种化合物中-OH(O)易发生亲电反应。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12 种菲类化合物均符合Lipinski类药性原则,被动扩散能力佳,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强。化合物6、7、8在小肠内吸收一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肝药酶基本无抑制作用。12种菲类化合物中,化合物6、7、8、9、12无心脏毒性。结论:计算研究可揭示铁皮石斛中菲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阐明其活性作用部位,为结构改造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从红藻锡兰海木耳(Sarcodia ceylonensis)中提取多糖,对其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依次通过冷水、热水(85 ℃)和4% NaOH溶液提取海木耳多糖;通过化学方法测定其总糖和硫酸根含量;利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Fe2+的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3种多糖SCW(冷水提取多糖)、SCH(热水提取多糖)和SCA(碱液提取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65 × 105、2.55 × 105和1.35 × 105;单糖组成相似,均含有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其中3,6-内醚-半乳糖和半乳糖含量均达到20%以上;硫酸根含量较高,分别为12.74%、13.46%和19.76%;3种多糖对O2-、?OH和DPPH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对Fe2+均表现出显著的螯合能力,其中SCA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 从锡兰海木耳中提取得到3种硫酸多糖,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将来作为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提供了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2例病例和135例对照进行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分析方法进行IL-6基因-597、-572、-190和174分型,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IL-6基因-174位点GG型占98.6%,仅4例为GC型;-190位点CC型占99.6%;仅1例为TT型;-597位点均为GG型,未发现GA和AA型.IL-6基因-572位点包括GG、GC、CC 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接触史、卡痕和家族史后,-572位点CC基因型与肺结核发病仍有统计学意义,调整OR (95%口) 为0.282 (0.141-0.561). [结论]IL-6-572位点CC型可能与肺结核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我国煤炭行业中的农民合同工(农协工)对艾滋病的认识,探索适合农协工的艾滋病预防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元氏煤矿的男性农协工1 051人为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煤矿职工活动中心开展为期5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艾滋病相关知识、传播途径等的讲解,发放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彩色宣传画、海报、月历,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录像、专家讲座及安全套使用观摩,进行干预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 多种方式的综合干预使得农协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其中,专业人员讲座方式由7.58%提高到25.00%,参与式培训方式则由2.46%升高到13.18%;自我保护意识及行为亦为有改变,发生非婚性为的农协工减少到7.62%;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升高,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24.42%升高到42.31%,夫妻之间安全套的使用率亦提升到36.07%.结论 以煤矿职工活动中心为依托,在广播、电视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基础上,定期组织艾滋病专业人员讲座、参与式培训等活动,配以健全的制度,有助于提高煤矿农协工对艾滋病认知和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调查处置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学校基本情况和患儿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食堂工作人员和宿舍管理员的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从2017年5月9日起至20日结束,历时12 d,共报告疑似病例86例,罹患率7.22%,病例集中于一、二年级。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7件病例粪便标本中16件检出诺如病毒GⅡ核酸阳性,阳性率94.12%。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传播途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病例在班级内呕吐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