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1.
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有些病例非常顽固,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三焦理论,辨证施治,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下面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蛋白激酶C(PKC)-alpha和beta在小鼠血压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不同作用。方法使用代谢箱收集正常饮食下PKC—alpha和beta两种基因敲击鼠及相应野生鼠24h尿液,采用间接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24h尿白蛋白排泄情况,3[H]标记的菊粉作清除率试验并观察小鼠血压。结果与野生鼠相比,正常饮食下PKC—alpha基因敲击鼠血压、尿白蛋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P=0.02),而PKC—beta基因敲击鼠尿白蛋白、GFR正常,血压上升(P=0.03)。结论PKC—alpha主要参与调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而PKC—beta主要参与调节动脉血压,每一亚基的具体作用不能被另一亚基取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在脂多糖(LPS)刺激下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实验细胞分两组,LPS刺激组(50mg/LLPS加入体外培养的HKC)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PS刺激24h后TLR4在HKC中的分布及表达强弱;半定量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各组TLR4及内参照β-actin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Annexin V-FITC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情况。结果:LPS刺激组TLR4的免疫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LR4主要分布于HKC的胞膜及胞质区;刺激组TLR4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1.051±0.082比0.38±0.036),差异有显著性(P<0.01);刺激组TLR4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0.371±0.033比0.105±0.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LPS刺激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41.2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6%)。结论:LPS能刺激HKC高表达TLR4,且促进HKC的早期凋亡,TLR4可能在LPS诱导的HKC凋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应用Solis融合器固定融合椎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后Solis融合器植骨固定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手术椎间隙高度的改变。结果术后临床优良率91.3%,全部病例复查在4个月内骨性融合,无融合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1~2mm,在随访期内无高度丢失。结论应用Solis融合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创伤小,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更符合人体的生物学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自制角度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由于肱骨上端骨质疏松 ,有轻微的外伤即可造成骨折 ,其治疗方法与青年人应有区别。 1993年 4月~ 2 0 0 0年 12月我科共收治 4 8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经用自制角度钢板内固定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4 8例。男 12例 ,女 36例 ,年龄 5 0~ 6 8岁。从受伤到入院时间 12h~ 4d。均于院外手法复位 ,效果不佳。肱骨上段骨折发生在 1个或4个主骨片之间〔1〕:①关节段或解剖颈部 ;②大结节 ;③小结节 ;④骨干或解剖颈部。分为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按上述分类方法 ,本组二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3例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病人,通过关节镜技术,行关节内变性及坏死清理。术后置冲洗引流管3d,用含抗生素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全身应用抗生素,辅以功能锻炼,并对术前术后特有体征对比,评价该方法效果。结果:术后3~4d。体温即恢复正常。肿胀明显消退,局部皮温下降。6~8周功能可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平均86.4分。平均随访6月~1年,无l例复发。结论:对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抗生素盐水持续冲洗,创伤小,清创彻底,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对防止炎症复发,关节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7.
<正> 临床用药对人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本文仅对药物在血液系统中的不良反应及机理发生进行简要说明,分述如下: 一、药物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 可能发生再障的药物很多。根据WHO药物监护中心报告257例药物性再障中,60%发生于以下几种药物;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氯霉素、消炎痛、甲氧苄氨咳啶、磺胺甲基异恶唑、苯妥英钠、别嘌呤醇和氯磺丙脲,由于服药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晚,如保泰松引起再障,多在用药后4~24个月时临床表现才明显。再障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一旦发生,常为不可逆。 引起骨髓造血漳碍机理(以氯霉素为例),主要是和mRNA结合阻断核糖体蛋白质的生成,也有认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37例胸腰椎体骨折的治疗经验与疗效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高处坠落28例,车祸伤6例,砸伤3例,损伤椎体:T91例,T101例,T112例,T1213例,L115例,L23例,L32例。结果:37例中31例获得连续随访。随访时间为6mo~2a。椎体形态的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7.45°(17°~52°)恢复到术后平均5.3°(0°~1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6%(15%~77%)恢复到术后平均89%(62%~100%)。13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其神经损伤Asia分级平均提高1~3级。结论:认为AF钉內固定胸腰椎体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掌握恰当的椎体固定方法和手术时机,椎板植骨是患椎椎体稳定及神经损伤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使用和维修胃肠机过程中,此次维修作业发现了由于XCPU主控板工作异常所导致的包括球管在内的多处元件损坏的故障事例。此次事例发生少见且机器损坏严重,所以特将此例列出,以备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自1995年至1998年,临床上遇见外伤性胸骨横断骨折8例;均采用急诊手术治疗,8号钛合金钢丝“井”字形将横断胸骨内固定,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