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5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阎桂芳  刘坤申 《河北医药》2002,24(11):912-913
近几年来 ,随着测定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 (ASVD)密切相关 ,并且Hcy可能是导致ASVD的一种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Hcy与ASVD二者相关性的研究 ,引起了基础和临床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Hcy的代谢、致ASVD的机制以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Hcy的代谢1.1 存在于血液中的Hcy的形式 Hcy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 ,体内不能合成 ,是蛋氨酸循环中的中间代谢产物。Hcy在血液中以四种形式存在 :约…  相似文献   
42.
肥胖者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肥胖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576例体重指数(BMI)≥25kg/m^2的中年肥胖人群检测BMI、腰臀比(WHR)、血压、血糖和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定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按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分组后进行分析。结果 (1)血压、血脂、血糖、IRI及BMI、WHR在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肥胖者较单纯肥胖者显著升高,并随着危险因素增多呈上升趋势。(2)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随着危险因素增加逐渐降低,其内皮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3)男性肥胖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女性多见。(4)合并不同数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各组中,内皮功能异常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均高于内皮功能正常者。(5)内皮功能异常者合并高血脂、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皮功能正常者。结论 内皮功能障碍与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和聚集密切相关.可能是胰岛素抵抗(IR)的前兆,与IR其同参与代谢相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3.
籍振国  刘刚  刘超  吉立双  刘坤申 《临床荟萃》2007,22(11):771-774
目的探讨顽固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螺内酯与泼尼松,观察对水、Na 、K 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严重CHF患者(心功能Ⅲ~Ⅳ级,D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螺内酯20 mg/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螺内酯60 mg/d,泼尼松40 mg/d连续应用30天。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Na 、K 、肌酐及24小时尿量、尿Na 、尿K 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量及EF显著增加,但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尿量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研究组长血清Na 7天及30天均高于对照组,7天Na (138.03±3.97)mmol vs(134.48±5.18)mmol/L,30天Na (137.17±3.57)mmol/L vs(134.00±4.46)mmol/L(均P<0.05);血清K 7天及30天亦均高于对照组,7天K (4.07±0.42)mmol/L vs(3.73±0.33)mmol/L,30天K (4.18±0.49)mmol/L vs(3.79±0.44)mmol/L(均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肌酐7天及30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天K (92.93±28.65)mmol/L vs(123.19±30.79)mmol/L,30天K (90.07±30.32)mmol/Lvs(115.00±40.61)mmol/L(均P<0.05),尿Na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螺内酯可使重症CHF患者在保持K 、Na 平衡及有效血容量的基础上能更明显地减轻过重的水负荷,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4.
重症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130 mmol/L)临床处理困难。我们以羟乙基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天津市氨基酸公司产品)合用呋喃苯胺酸(速尿)治疗10例,现举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0岁。劳累后心悸、气短9年,不能平卧5天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Ⅲ级入院。入院后给予地高辛、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氨苯蝶啶(后改为螺内酯)、补钾、卡托普利等治疗,心力衰竭无  相似文献   
45.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0例经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报道心包穿刺引流40例,采用20号穿刺针从剑突下穿刺,然后从针腔置入硅胶管引流,简单、快速、安全,适于中至大量积液长时间保留引流。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的中老年患者64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壁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动脉斑块积分检查。结果: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498,0.747,P〈0.001),血清HCY水平与高脂血症无关。结论:血清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经右颈内静脉快速床边起搏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右内静脉进行床边快速起搏的方法。方法 采用Jernoigan法穿刺右颈右静脉 ,并导入自制的远端呈J形鞘管至高右房上腔静脉口 ,然后在体外将J形弯头转向三尖瓣口 ,经鞘管插入电极导管直至右室起搏。结果 共 30例在床边迅速达到有效起搏 ,插入时间为 6~ 30s(平均 13s)。结论 采用Jernigan法穿刺右颈内静脉 ,置入远端呈J形鞘管 ,起搏迅速 ,可在床边不需X线指引 ,快速顺利地进行右室起搏  相似文献   
48.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昼夜节律性与尿激酶溶栓疗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昼夜节律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尿激酶溶栓疗效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且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小于等于3小时患者共95名。首先,记录其发病时间,按发病时间将其归入二组:上午组(n=42):6:01~12:00,其他时间组(n=53):12:01~6:00(次日)。第二,分别在溶栓前及溶栓开始后30分、120分抽取肘部大静脉血,测定其①抗凝活性:抗凝血酶Ⅲ活性。②纤溶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抗原、PAI-1活性、α_2-抗纤溶酶抗原、D-二聚体。第三,对溶栓开始后2小时是否再通进行判断。第四,对95名患者的溶栓再通率及抗凝纤溶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再通率低,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 PAI-1抗原水平高,有显著差异 (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差异。溶栓前及溶栓后30、120分未通患者较再通患者 PAI-I 抗原、PAI-1活性水平高,均有显著差异(P 均<0.05)。而抗凝血酶Ⅲ活性、α_2-抗纤溶酶抗原及 D-二聚体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溶栓存在晨起抵抗现象,其原因可能与 PAI-1抗原及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多态性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与某些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超重组234例。肥胖组152例和正常体重组175例。测定β3-AR基因Trp64Arg的基因频率,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知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及IR指数(HOMA-IR)。结果 (1)超重,肥胖和正常体重组之间Arg6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超重组和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无突变者显著降低。(2)无论有无基因突变。超重或肥胖组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及HOMA-IR等代谢指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各组突变与无突变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血管内皮功能在无突变者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胰岛素及HOMA-IR显著负相关。在突变者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显著负相关。结论 β3-AR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而IR及某些代谢指标也是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螺内酯、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浆胶原代谢产物及心房利纳系统的影响。方法将AMI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螺内酯组(S组)、氯沙坦组(L组)及合用组(S L组)。测定血浆Ⅲ型前氨基胶原末端肽(PⅢN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Ⅰ CP)、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醛固酮(Ald)水平。结果①与AMI组比较,第2、6周L组、S组血浆PⅢNP、PⅠ CP均逐渐降低(P<0.05,P<0.01)。S组第2、6周血浆ANP逐渐下降(P<0.01);L组第2、6周血浆AngⅡ、ANP水平分别显著下降(P<0.01)。②与S及L组相比,S L各时间点血浆ANP均显著降低(P<0.01)。2与AMI组相比,第2、6周S组心肌ANP水平显著降低(P<0.01),L组与AMI组比、L组、S L组同S组相比,心肌AngⅡ、Ald和ANP均显著降低(P<0.01)。S L组与L组相比,心肌ANP显著降低(P<0.01)。结论螺内酯及氯沙坦可降低血浆PⅢNP、PⅠ CP和血浆、心肌组织ANP水平,二者联用有显著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