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医药卫生   12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阑尾周围脓肿84例Ⅰ期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力 《广西医学》2000,22(4):831-832
1990年6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阑尾周围脓肿病人105例,其中Ⅰ期手术8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21例。年龄10~66岁,平均31.8岁。以民工为主。腹痛至手术时间为48h~14d。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体检触及右下腹压痛性包块5~12cm大小不等,无活动。B超检查76例均提示有5~11cm的液性暗区。体温38~39℃。白细胞增高,左移明显。1.2 治疗经过:联合应用对抗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抗生素作围手术期处理。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进入腹腔,注意保护创口勿被污染。  相似文献   
992.
例 1,男 ,31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部 ,自觉胸痛、胸闷 ,呼吸困难 ,于伤后 30 m in来院。检查 :神志模糊 ,烦躁 ,呼吸困难 ,34次 / min,皮肤冷湿 ,出大汗 ,脉搏 12 4次 / m in,细弱 ,血压为零。面、颈、上胸及两上肢紫绀 ,颈静脉怒张。左胸壁第 4肋间胸骨外缘一斜形伤口长 2 cm,经肋软骨刺入纵隔内 ,心音遥远 ,心搏微弱。初步诊断 :开放性心脏损伤并急性心包填塞 ,心源性休克。  例 2 ,男 ,2 4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胸及左背部 ,当时伤口出血多 ,胸闷 ,气紧 ,于伤后 2 0 m in来院。检查 :神智清楚 ,皮肤及口唇苍白 ,四肢发凉 ,躁动 ;血压…  相似文献   
993.
刘力 《医学文选》2000,19(3):324-325
1990年6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阑尾周围脓肿病人105例,其中期手术84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3例,女21例;年龄10~66岁,平均31.8岁。以民工为主。腹痛至手术时间为48h~14d。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体检触及5~12cm大小不等、无活动的右下腹压痛性包块,B超检查76例均提示有5~11cm的液性暗区,体温38℃~39.1℃,白细胞增高,左移明显。1.2 治疗经过 联合应用对抗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抗生素作围手术期处理;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进入腹腔;注意保护创口勿被污染。…  相似文献   
994.
谢晓妹  赵唯含  冉静纯  王捷虹  刘力 《中医学报》2019,34(11):2329-2334
随着"带瘤生存"理念的提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为胃癌的防控提供了新方向。中医药在防控胃癌的生长、进展及转归,或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与调控胃癌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增强免疫监视、克制免疫抑制、调控免疫逃逸,以改善胃癌免疫微环境,防控胃癌于早期。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和动态变化是多方面、多靶点的,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②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作用机制和靶点多样,中医药如何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防控肿瘤尚需更深入的研究;③目前对于胃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以临床观察类居多,对胃癌分类分型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且临床观察样本量较小,对于全面揭示中医药的调控机制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进一步拓宽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内涵,持续完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中医本质,不断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胃癌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全面分析中医药调控胃癌免疫肿瘤微环境的具体机制,让胃癌的中医药免疫防治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95.
熊超  刘力  魏继承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1):1137-1140
正围术期如何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基础也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1])。细胞自噬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自噬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刺激的影响,而自噬过度和自噬不足可能导致疾病及损伤的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20%长链脂肪乳剂对脑室注射局麻药引起的氨基酸神经递质失衡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C组,n=10)和局麻药中毒组(L组,n=20)。L组按处理不同分为对照组(S组,n=10)和脂肪乳治疗组(I组,n=10)。L组大鼠经右侧侧脑室以50μl/min速度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脑电出现惊厥波时持续输注20%长链脂肪乳剂0.25ml·kg-1·min-1(I组)或生理盐水(S组),C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持续监测三组大鼠EEG、ECG和SpO2。观察三组大鼠惊厥持续时间、左旋布比卡因惊厥阈值及建模后24h死亡率,同时检测脑脊液中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浓度以及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表达,计算Glu和GABA浓度比值,并分析Glu与NMDA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组大鼠惊厥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建模后24h死亡率明显高于,惊厥阈值明显低于I组(P0.05)。S组和I组大鼠脑脊液Glu与GABA浓度、Glu/GABA及海马区NMDAR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P0.05),S组大鼠脑脊液Glu浓度、Glu/GABA及海马区NMDAR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I组(P0.05),脑脊液中Glu含量与NMDAR1呈正相关(r=0.884,P0.01)。结论静脉输注20%长链脂肪乳剂可通过有效改善局麻药引起的脑内Glu和GABA失衡而发挥抗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9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TG、TC、LDC-L)、血流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内皮功能(NO、H_2S、ICAM-1)、心功能(LVEF、LVESV、LVED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C-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O、H_2S、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LVESV、LVED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为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可用于测定生地黄饮片中水苏糖含量的HPLC-ELSD方法。方法:采用Shodex Asahipak NH2P-50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1.0mL·min~(-1),柱温30℃,ELSD漂移管温度40℃,雾化空气压力0.36MPa。结果:水苏糖在2.266~67.9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2.9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可用于生地黄饮片中水苏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马齿苋-肉桂联用最佳配比和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多糖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马齿苋-肉桂联用最佳配比以及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UC模型,灌胃300 mg·kg~(-1)柳氮磺胺吡啶为阳性对照,马齿苋-肉桂低中高实验组分别以100、200、400 mg·kg~(-1)的多糖水溶液灌胃治疗,观察小鼠给药前后的体征、结肠组织形态、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马齿苋-肉桂12∶5,料液比1∶30,90℃提取5 h;给药治疗UC小鼠后,HE染色显示小鼠结肠黏膜上皮溃疡处有不同程度修复;给药组小鼠血清抑炎因子IL-10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上升(P0.01),促炎因子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实验得出马齿苋配伍肉桂联用最佳配比和最佳提取工艺。给药治疗UC小鼠后,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IL-10及TNF-α含量反映,马齿苋-肉桂联用对UC有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UC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大黄煎剂灌肠对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说明大黄煎剂通过调节内毒素水平起到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方法将入组的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大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大黄煎剂200mL保留灌肠,2次/日,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理盐水200mL保留灌肠,2次/日。治疗7天检测血中内毒素、降钙素原。结果①入组前各组患者血液中内毒素、降钙素原均为阳性,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内毒素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增高;②治疗7d后各大组患者中经大黄煎剂治疗的血中内毒素阳性率、降钙素原阳性率均明显下降。结论①脓毒症患者存在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吸收入血;②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降钙素原含量亦明显增加,降钙素原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③大黄煎剂具有良好的降低内毒素、降钙素原的作用,有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