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其并发症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根本措施是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准确控制粒子放射性剂量、植入数目、排布,优化选择术前、术中治疗计划,加强术后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占位的技术要领、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112例肺占位患者配合“浅呼吸法”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送检,记录穿刺病理结果、并发症情况,并临床随访.结果 106例经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6例初次病理未查见恶性病理组织,经再次穿刺4例证实恶性肿瘤,2例仍未查见恶性病理组织,经临床随访该2例患者中1例为恶性肿瘤,1例为良性肿瘤,首次病理诊断准确率95.54% (107/112).24例出现气胸,8例咯血或肿瘤出血,1例出现胸膜反应.结论 “浅呼吸法”配合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耐受性好、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需明确适应证,掌握穿刺技术要领,操作娴熟谨慎.  相似文献   
13.
离子通道是一组能特异性促使离子、水或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蛋白,参与细胞容量调节、神经电位传导、兴奋收缩耦联、细胞生长等.通过膜片钳技术离子流研究表明,角质形成细胞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可容许Na 、K 、Cl-等离子流和小分子物质通过,多种干燥性脱屑性皮肤病都与角质形成细胞胞膜上离子通道异常有关[1].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因咳嗽、咳痰半月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动度均等,叩诊两侧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CT检查示:右肺门增大并软组织密度影,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在国内外已有尝试且初显成效[1-3].我科2003-2007年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下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周期改变。方法 采用CL187人结肠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60Co单次高剂量率照射组、125I低剂量率照射组。单次高剂量率组以2 Gy/min给予细胞1、2、4、6、8和10 Gy的照射,低剂量率组以2.77cGy/h的初始剂量率给予相同剂量照射,照射后24 h根据肿瘤细胞死亡率和14 d克隆形成率评价不同照射方式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用放射性125I粒子以2.77 cGy/h的剂量率,给予细胞2、5和10 Gy的照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其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率组照射后细胞死亡率在1 Gy时低于60Co单次高剂量率组,随着剂量的上升,2 Gy后,超过单次高剂量率组,但整体上125I粒子照射后细胞死亡率高于60Co组(P=0.011)。125I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组的克隆增殖率明显低于60Co单次高剂量率组(P=0.0021)。低剂量率照射下,2 Gy时仅能引起G2/M期阻滞和凋亡,5 Gy时达到峰值,10 Gy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比率依然很高,但相对于5 Gy有所下降;同时G2/M期阻滞和凋亡变化呈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 在相同剂量条件下,125I粒子持续照射低剂量率照射比60Co单次高剂量照射对CL187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效应;G2/M期阻滞引起的凋亡是低剂量率照射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125I粒子照射对家兔腹腔血管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放射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可以引起组织血管的损伤,进而加重对机体器官的损伤.我们以放射性125I粒子照射家兔腹腔血管,观察形态学以及病理学观察,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技术应用于血管周围肿瘤治疗提供放射剂量耐受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正常胃壁的组织学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植入冷源,实验组植入粒子活度为2.96×107 Bq.术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分为第7、14、30、60、120、180天组共计12个亚组,观察每个亚组白细胞计数、病理学变化.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均可进行客观效果评价,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粒子脱落率5.6%(5/90),实验组为8.9%(8/90).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粒源周围组织轻微炎性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实验组呈现较重炎性改变,距粒源2mm以变性、坏死为主,2~5 mm范围轻微炎性改变.随时间延长(7~180 d),照射剂量增加(10~120 Gy),病理损伤深度、范围无增大.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显著性(F=3.274,P=0.076).结论 125I植入正常胃组织受120 Gy周边剂量照射,可发生病理炎性改变,未发生穿孔、出血等早期不可逆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