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观察脐带血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按病程的长短分为A、B两组,均给予经皮胰背动脉输入脐带血干细胞。观察输注前后患者血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HbA1C、体重指数及用药的变化等。结果移植后两组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明显改善。A组10例中有4例移植3个月内停用口服药物,4例患者在不增加药物的情况下血糖由高控制到理想水平,2例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加用另一种口服药物治疗。B组患者8例中有6例在不增加药物的情况下血糖控制到良好水平,仅2例需加大药物量治疗。结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恢复及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的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丽娟  傅晓英 《新医学》2011,42(4):276-278
高尿酸血症属于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与代谢综合征(MS)密切相关,是MS各组分(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预测因子,该文分析了血尿酸的不利影响(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同时也列出了流行病学证据和可能潜在的发病机制:内脏脂肪蓄积引起的脂肪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异常,被认为是联系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的枢纽,而后者还被认为是MS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中心性肥胖是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腹围已成为肥胖管理中的重要目标。同时,中心性肥胖亦与脂肪肝相关。相对于腹围,有可能脂肪肝才是代谢综合征的更好的标志。本研究旨在比较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无与腹围的大小中何者致代谢紊乱更严重。方法通过对2011年3-4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1名男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对有无脂肪肝进行匹配时腹围正常与否,及对腹围大小进行匹配时有无脂肪肝进行分组,分为:正常腹围非脂肪肝组、正常腹围脂肪肝组、腹型肥胖非脂肪肝组、腹型肥胖脂肪肝组,分别比较各组间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数据表明,腹型肥胖不一定有脂肪肝,有脂肪肝不一定存在腹型肥胖,在腹围大小进行匹配后,有脂肪肝组无论其有无腹型肥胖,其代谢紊乱程度均高于非脂肪肝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无脂肪肝进行匹配后,腹型肥胖组与正常腹围组无论其有无脂肪肝,其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于腹围,脂肪肝才是代谢综合征更好的标志,更应重视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及其腹围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本质,比较观察对象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无与腹围的大小中代谢紊乱何者更严重。方法对2007年10~12月我院1416例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腹围的大小与脂肪肝的有无将1416例体检人员分为正常腹围非脂肪肝组、腹型肥胖非脂肪肝组、正常腹围脂肪肝组和腹型肥胖脂肪肝组,观察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腹型肥胖不一定有脂肪肝,其致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不如正常腹围脂肪肝组的严重,有脂肪肝组无论腹围大小,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等代谢指标紊乱程度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存在明显相关性,要重视脂肪肝的严重性,早期干预,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5mg,用温开水整片吞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30mg,早餐后口服,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同时均要求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以改善血糖控制。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吡格列酮,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调脂,还可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进而改善与其相关的各种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空腹和餐后4小时甘油三酯(TG和TG4h)水平分组:空腹及餐后TG正常组(19例)、空腹正常餐后增高组(14例)、空腹增高组(10例)、分析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按上述分组次序,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5%、42.85%和70%,大血管并发症分别为10.52%、57.14%和80%。前两组微血管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肿痛伴小血管扩张半年入院".缘于2010年3月受凉后出现双下肢肿痛伴乏力,大腿内侧出现蜘蛛样小血管显露伴皮下包块,部分有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及晨起时减轻.2010年6月出现下腹部、双侧乳房皮肤蜘蛛样小血管扩张,双下肢肿痛较前加重,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2010年8月起出现双下肢肿痛、乏力及小血管显露加重.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查体:38.3℃,P 100次/min,BP 108/60 mmHg.贫血貌,面部见多处色斑,左侧颈前触及大小约2 cm × 3 cm结节,质中,活动可;左侧颈静脉显露;双侧乳房、双肾区、下腹壁、双大腿内侧均可见大量毛细血管扩张,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部分有触痛,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杂音(-),腹平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8.
成骨细胞对葡萄糖水平的感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新近研究表明,骨钙素可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并且可阻止脂肪的积累,参与糖脂代谢,发挥此作用的主要是羧化不全骨钙素。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成骨细胞羧化不全骨钙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方法:切下人肋骨骨小梁剪碎,胰酶消化后以PBS彻底冲洗直至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片表面及清洗液中无粘着及漂浮的细胞,以DMEM完全培养液清洗骨小梁1次,移入培养瓶内培养,每周更换培养液1次,1周后可见成骨细胞自骨片移出,4~6周细胞融合成单层可作传代培养。取生长活跃的传二三代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分成5组,待细胞融合至80%以含5.6,7.6,9.6,12.6,20.6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刺激成骨细胞,同时加入维生素K2使其在培养液中最终浓度为10-5 mol/L。培养半小时后收集上清液,以放免法检测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并以上清液中总骨钙素进行校正,计算羧化不全骨钙素率。 结果与结论: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成骨细胞羧化不全骨钙素分泌水平不同,7.6,9.6,20.6 mmol/L葡萄糖浓度组羧化不全骨钙素率高于5.6 mmol/L葡萄糖浓度组[(0.27±0.02),(0.29±0.04),(0.12±0.02)%,P < 0.05]。提示成骨细胞可感知葡萄糖浓度变化,在5.6~9.6 mmol/L葡萄糖刺激下成骨细胞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自身羧化不全骨钙素分泌水平,进一步提高葡萄糖浓度时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例1,患者女,5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7年,双下肢麻木1年,左足溃疡1个月"入住我科治疗。查体:营养欠佳,皮肤弹性差。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发性内分泌腺瘤68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了国内近10年报道的MEN68例.结果显示国人各类型比例为MENⅠ型22.05%,Ⅱ型36.86%,Ⅲ型8.82%,重叠型33.72%.女性多于男性(P<0.05),且发病年龄较男性早,平均10岁.受累腺体多少依次为甲状腺、肾上腺髓质、垂体、甲状旁腺、胰岛.结论提示对患甲状腺髓样癌,双侧嗜铬细胞瘤,有类马凡体型者及MEN患者的一级血亲进行多内分泌腺的定性、定位检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