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以纸片法筛查儿童铅毒性易感性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以纸片末梢血筛查儿童铅毒性易感性的方法。方法:以Chelex 100 为介质及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并比较二者的DNA得率。PCR扩增σ-aminolevulinate dehydratase(ALAD)基因片段,以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分析ALAD基因型。结果:以Chelex 100 为介质抽提基因组DNA的得率为 17.1 μg/ml,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的得率为 17.5 μg/ml,两种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两种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扩增ALAD基因片段及进行ALAD基因型分析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以Chelex 100 为介质抽提基因组DNA扩增时敏感性有所降低。结论:以纸片末梢血分析ALAD基因型的方法来筛查儿童铅毒性作用的易感人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否通过干扰氧化应激过程参与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损伤. 方法 50只ATP7Btx-J小鼠分为3组:(1)20周野生型(WT)小鼠,共18只;(2)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共18只;(3)NADPH氧化酶抑制剂干预小鼠(即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共14只.其中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于16周开始灌胃给予apocynin,200 mg/(kg·d),至20周.其余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纹状体铜含量;比色法测定其纹状体NADPH氧化酶的活性;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检测超氧阴离子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活化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 (1) 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中的铜含量显著高于20周WT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中的NADPH氧化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水平高于同周龄同品系的WT小鼠及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0周ATP7Btx-J纯合型小鼠脑组织纹状体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神经元数较WT小鼠及apo-ATP7Btx-J纯合型小鼠明显增高(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TP7Btx-J纯合型小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与NADPH氧化酶存在一定联系,apocynin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贫困农村与富裕城市6月龄婴儿粪钙卫蛋白(FC)水平的差异及喂养对婴儿FC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集云南贫困农村以及上海城区6月龄婴儿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法检测FC水平;同时获得婴儿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添加的信息。比较两地婴儿FC水平差异,母乳喂养与辅助食品添加对婴儿FC水平的影响。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全距)表示。结果共调查145名婴儿,剔除10名部分资料缺失的婴儿。135名婴儿进入分析,其中96名来自贫困农村,39名来自富裕城市。富裕城市婴儿在生后前6个月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贫困农村婴儿,(5.0±0.9)kgvs(4.3±0.9)kg,P〈0.01。135名婴儿中有36名婴儿的FC水平〉600μg.g-1,其中贫困农村婴儿34/96名(35.4%),富裕城市婴儿2/39名(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C水平≤600μg.g-1的99名婴儿中,FC水平的中位数为172.0(24.5~595.9)μg.g-1,明显高于成人正常水平上限(50μg.g-1)。不同性别婴儿的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富裕城市37名FC水平≤600μg.g-1婴儿的FC水平中位数为138.8μg.g-1(26.2~557.2μg.g-1);贫困农村62名FC水平≤600μg.g-1婴儿的FC水平中位数为196.4μg.g-1(24.5~595.9μg.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以及不同辅助食品添加对婴儿的FC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6月龄婴儿的FC水平显著高于成人。贫困农村6月龄婴儿的FC水平明显高于富裕城市婴儿,该现象是否预示着贫困农村婴儿中存在肠道隐性感染,是否因此而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蓄积体内,到一定浓度导致血液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血铅是反映铅暴露的生物检测指标之一。其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等。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已成为测定血铅的标准方法。本文利用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用基体改进剂稀释血样后直接测定全血中的铅,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5.
铅对离体海马神经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对未成熟脑学习记忆的损害,围生期铅暴露可明显抑制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功能。铅对中枢神经细胞信号传递的影响已成为目前铅神经毒性机理研究的热点。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表达的NMDA受体是铅神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位点之一,代谢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胚胎期和哺乳期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对断乳仔鼠海马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高铅组、中铅组、低铅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5%、0.2%、0.05%醋酸铅溶液和双蒸水自由饮水,1周后雌雄合笼,仔鼠断乳时用原子吸收和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仪测定仔鼠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育脑海马mGluR5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铅暴露组血铅和海马铅含量高于对照组,且铅暴露剂量越大,血铅和海马铅含量越高(P<0.05)。高铅组、中铅组和低铅组mGluR5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下降,比值分别为0.66、0.78和0.82。高铅组、中铅组和低铅组mGluR5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铅暴露剂量越高,mGluR5蛋白表达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mGluR5可能参与了铅对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铅神经发育毒性的中间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7.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78例正常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AA(10%),Aa(46%),aa(44%)和AA(6%),Aa(35%),aa(5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02.05(2)=5.991,χ2=4.7933,χ2<χ02.05(2),P>0.0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A(33%)、a(67%)和A(24%)、a(7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结论VDR基因Ap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儿童中重度铅中毒可能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新华医院铅中毒诊疗中心住院治疗的25例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中度铅中毒15例,重度10例.对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和血铅、三大常规、血微量元素、肝肾功能和膝关节X摄片等检查,排查儿童可能的污染源.治疗方案依据铅中毒分级不同而变化.结果 25例中,婴幼儿占总病人数的84%.临床表现方面,贫血(21例,占84%)、纳差(16例,占64%)、总铁结合力升高(13例、占52%)、入院时微量元素检测发现血清锌偏低(13例,占52%)和血清铁偏低(10例,占加%)、经常腹痛(10例,占40%)、营养不良(7例,占28%)和经常便秘(5例,占20%)等临床表现较常见.常见的病因为日常生活接触和当地工业污染.中重度铅中毒儿童中多数儿童疗效较好.结论 婴幼儿是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易感人群.中重度铅中毒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危险因素主要为日常生活接触和周围环境污粢.大多数儿童疗效良好.治疗的同时须进行健康宣教.预防铅再污染和疗程间歇期保健.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铅暴露对发育脑海马第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d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氯化铅暴露3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对胚鼠海马神经元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胚鼠海马神经元铅暴露后,第Ⅱ组mGluRs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铅暴露水平不同,诱发的基因表达变异情况亦不同.结论铅暴露引起发育脑海马第Ⅱ组mGluRs基因的上调可能是其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生长期大鼠缺锌时股骨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建立生长期缺锌大鼠模型以阐明锌缺乏对生长期儿童骨骼发育的影响 ,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刚断奶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ZA)、缺锌组 (ZD)、配饲组 (PF) 3组 ,每组 10只。喂养 15天后处死 ,取股骨称量重量及测量长度、直径 ,并做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股骨病理改变。结果 ZD组股骨长度 [(2 4 . 80± 0 . 4 2 )mm]明显低于PF组 [(2 6 . 70± 0 . 4 8)mm]及ZA组 [(2 7. 90± 0 . 32 )mm](P <0 . 0 1) ;ZD组股骨直径 [(2 . 0 9± 0 .0 9)mm]明显低于PF组 [(2 . 70± 0 . 0 8)mm]及ZA组 [(2 . 80± 0 . 0 8)mm](P <0 . 0 1) ;ZD组股骨重量 [(0 .5 1± 0 . 0 5 )g]明显低于PF组 [(0 . 6 5± 0 . 0 8) ]及ZA组 [(0 . 76± 0 . 10 )g](P<0 . 0 1)。缺锌组大鼠股骨骺生长板软骨细胞畸形、数量减少 ,骺端骨小梁纤细、疏松、排列紊乱、髓腔相对扩大 ,骨小梁体积显著减少 ,骨小梁板密度降低 ,骨小梁间隙增大。结论 生长期动物缺锌可导致骨骼的形态及病理发生改变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