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发热(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探讨山药、茯苓替代白虎汤中粳米干预家兔发热模型的体温变化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测量家兔基础体温及体重,然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白虎汤组、茯苓替代组和山药代替组(每组20只)。后4组每只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入LPS 1.5μg/Kg(攻毒)建立发热(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空白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攻毒前2小时及攻毒10分钟内,后三组分别灌入相应药物。于攻毒后每半小时各测肛温1次,主要观察体温及其发热反应(发热净增值ΔTmax、4小时发热反应指数TRI4)。结果各实验组家兔在攻毒后体温均有升高,且服用各药物后皆有体温下降表现。各实验组家兔最大发热净增值(ΔTmax)大小排列为茯苓组〉山药组〉粳米组,其中粳米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小时发热反应指数(TRI4)变化依次为组茯苓组〉粳米组〉山药组,其中粳米组、山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如果粳米无法加入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山药或茯苓替代粳米,使用山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末梢灌注指数在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前后同侧上肢末梢灌注指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来评价末梢灌注指数作为胸交感神经成功切除术中监测的可能性.方法 10例手汗症患者在半坐位、左侧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心率、手术侧上肢末梢灌注指数和作为对照的下肢末梢灌注指数,并记录两侧胸交感神经切除前及切除后1、2、3、5、10min的观察指标.结果 在切除前后,有创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上肢末梢灌注指数切除后与切除前相比,在切除后1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3、5、10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末梢灌注指数在切除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或大部分缓解.结论 手术侧上肢末梢灌注指数在胸交感神经成功切除后明显增高,可在术中及时评价胸交感神经的切除情况.  相似文献   
13.
陈娜蜜  蒋婧妍  任秋生  卢波 《浙江医学》2019,41(10):1030-1032,1040
目的观察特异性抑制前扣带皮层(ACC)脑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痛情绪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福尔马林模型组(F组)、雷帕霉素组(R组)和DMSO组(D组),每组8只,在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建立炎性痛模型,将疼痛刺激与条件位置回避训练结合,观察抑制ACC脑区mTOR活性对痛情绪行为学和福尔马林疼痛评分的影响。结果F组和D组大鼠训练后在福尔马林炎性痛匹配的条件室内停留时间明显短于训练之前(t=5.714、7.916,均P<0.01)。而R组大鼠训练前后在条件室内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1.287,P>0.05)。3组大鼠回避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8,P<0.05)。其中,R组回避分数显著低于F组和D组(t=3.235、2.200,均P<0.05)。3组大鼠间福尔马林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1,P>0.05)。结论抑制ACC脑区mTOR活性可削弱福尔马林炎性痛诱导的痛相关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CEA)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CEA组与CSEA组,CEA组采用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共10 mL硬膜外腔注射自控镇痛,CS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3 mg+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自控镇痛。结果 CSE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CE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T1、T2、T3时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改善(P〈0.01),且CSE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对产程影响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种术式的特点。方法对比研究24例MC与同期开展的2,4例LC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医疗费用上LC明显高于MC。结论MC与LC微创程度相近,但MC对Calot三角操作直接,安全,且费用低,更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例1男,59岁,临床诊断“食管癌”,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年前曾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颌关节活动受限,张口度术前仅1.5cm。入室后先行鼻咽部、气管黏膜表面麻醉,然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氟哌利多2.5mg。3min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右侧鼻孔插入ID7.5mm的常规单腔气管导管。确认入气管后,静脉常规诱导,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置患者右侧卧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兔单肺通气炎性介质反应水平及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9只,随机分为电针非穴位组(EN组)、电针穴位组(E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3只。麻醉后右肺实施单肺通气3h。EN、EP两组于单肺通气开始时实施电针刺激,EN组取双侧足三里穴旁1cm处,EP组取双侧足三里穴处,双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前及单肺通气后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水平。实验结束处死,测定肺组织TNF-α、IL-6、IL-8、IL-10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EP组单肺通气后氧合指数高于EN组及C组(P〈0.05),血液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EN组及C组(P〈0.05),肺组织TNF-α、IL-6、IL-8亦明显降低(P〈0.05),而IL-10明显增高(P〈0.05);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和岀血较少,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反应来减轻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医药非药物治疗的医技化管理模式。方法:在赴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以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中穴位敷贴为线索,对成人穴位敷贴采用医技化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儿童穴位敷贴为对照,了解医技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结果:经过1年试点,2016年成人穴位敷贴组穴位敷贴治疗人次较2015年增长68.69%,儿童增长1.3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医非药物治疗的医技化模式,适合于医院面积小、空间拓展有限的医院,并有助于提高非药物治疗的质量均一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可以加快老年患者长时间麻醉后苏醒的麻醉方法.方法 5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麻醉组、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组、七氟醚麻醉组、先异丙酚后七氟醚组、先七氟醚后异丙酚组.麻醉维持首先根据BIS监测来分别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或异丙酚的静脉靶控浓度使BIS维持在45~55之间,然后根据平均动脉压的监测来调节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观察两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简单神经病学评估恢复时间等.结果 异丙酚麻醉组、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组、七氟醚麻醉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简单神经病学评估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异丙酚后七氟醚组、先七氟醚后异丙酚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简单神经病学评估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前三组(P<0.05).结论 先异丙酚后七氟醚或先七氟醚后异丙酚的麻醉方法可以加快长时间手术患者的麻醉苏醒,使长时间手术麻醉具有短时间麻醉的苏醒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