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回顾性观察甘草酸二胺(5组)、单胺(6组)、山莨菪碱(2组)、门冬氨酸钾镁(3组)、山莨菪碱+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4组)、茵黄片(1组)治疗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甘草酸二胺150mg、单胺40ml、山莨菪碱10mg、门冬氨酸钾镁20m1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口服茵黄片治疗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共2143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3%、94.4%。甲型肝炎组中,甘草酸二胺、单胺可使患者平均住院日、纳差、乏力消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SB)复常的时间较其他组分别缩短5~7、2~4、1~2、4~7、4~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2~0.001)。1组患者纳差、巩膜黄染、肝区叩痛消失时间较其他组分别延长1~4、1~8、2~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急性乙型肝炎组中,5、6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ALT、SB复常时间为36.2、35.1,23.7、23.9,19.1、19.0天,较其他组缩短7.11、4.6、5.7天,恶心、纳差消失时间为10.9、10.5,13.0、13.7天,较1组患者缩短2~3天,乏力消失时间为14.6、15.0天,较1、2组患者缩短3~5天(P〈0.05~0.01)。结论 在治疗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时,甘草酸二胺和单胺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优于茵黄片、山莨菪碱和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甘草酸二胺、单胺在治疗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中疗效相当。口服茵黄片的疗效低于静脉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72.
阿拉善地区荒漠肉苁蓉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肉苁蓉为特色名贵中蒙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肉苁蓉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阿拉善地区肉苁蓉进行适宜性区划研究。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表明最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肉苁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植被类型等14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阿拉善右旗中部(包括塔木苏苏木、阿拉腾敖包镇)、阿拉善左旗北部(包括吉兰泰镇、乌力吉苏木、苏红图苏木)以及额济纳旗的东南部(包括古日乃苏木、温图高勒苏木-拐子湖、巴音宝格德苏木以及绿城遗址附近区域),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肉苁蓉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肉苁蓉人工引种栽培选址工作和区域发展名贵中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临床疗效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血浆Hcy水平和CNDS评分均降低,临床疗效和MBI评分均提高,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血浆Hcy水平、CNDS评分、临床疗效及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25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3)和对照组(n=12)。2组患者于臀肌挛缩症术后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4天开始悬吊运动, 每周训练6 d, 连续训练12周。于治疗前和入组12周后(治疗后)采用GMC功能量化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GMC程度和疗效, 同时测量其双下肢假性长度差。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GMC功能量化量表评分的美观得分和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双下肢假性长度差分别为(0.48±0.17)cm和(0.80±0.46)cm, 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双下肢假性长度差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可更为显著地改善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步态和双下肢假性长度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及诊治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2-03—2010-03收治的4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均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平均随访54个月(3~99个月),平均下地负重时间11周(6~17周)。术后X线片及CT复查显示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28周),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时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根据Majeep功能评分:优4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5.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任凯  陈树涛  冯津萍  耿婕 《天津医药》2019,47(10):1058-1062
摘要:目的 探讨极早期(发病10~30 min)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 院心脏重症病区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且其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100 例,按照无创呼吸机使用时机分为极早应用组44例(10~30 min应用)和对照组56例(30 min~24 h应用),2组患者 在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后均给予鼻导管吸氧、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心率、维持血压、改善心肌代谢等药物治疗,在 此基础上极早应用组在10~30 min内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于发病后30 min~24 h才给予无创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组治疗前性别、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治疗前后 24 h 患者的呼吸频率(RR)、静息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 压[p(CO2)]、乳酸(Lac)及治疗1周后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极早应用组的RR、HR、MAP、p(O2)较对照 组明显改善(均 P<0.05),p(CO2)、Lac 及 NT-proBNP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 P<0.05)。极早应用组的总有效率为 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早期(发病10~30 min)应用无 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 78例 (93眼 )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通过 5 .5~ 6.0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平均年龄 64 .5岁 ,眼轴长2 6.0 0~ 3 4.66mm ,平均长 (2 9± 2 .0 2 )mm ,其中 2 6~ 3 0mm者 63眼 ,>3 0mm者 3 0眼。随访 6~ 2 0月 ,平均 15月。结果 眼轴2 6~ 3 0mm组术后 3月视力≥ 0 .5者 5 1眼 (80 .95 % ) ,后囊破裂 2眼 (3 17% ) ,悬韧带断裂 2眼 (3 .17% )。眼轴 >3 0mm组视力≥ 0 .5者 14眼 (4 6.67% ) ,后囊破裂 2眼 (6.67% ) ,悬韧带断裂 1眼 (3 3 3 % ) ;视网膜脱离 1眼 (3 .3 3 % )。术后 3月两组视力差异显著。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此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回心草活性成分胡椒碱对心房快速起搏诱发的兔心房急性电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心房快速起搏组和胡椒碱+心房快速起搏组(胡椒碱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心房快速起搏组术前生理盐水3ml/(kg.d)灌胃3d,胡椒碱组术前给予胡椒碱20mg/(kg.d)药物灌胃3d。对照组术中不行心房快速起搏,心房快速起搏组和胡椒碱组术中以最快能维持心房11起搏频率(500~600/min)行快速心房刺激3h,分别于起搏前和起搏后0.5、1.0、1.5、2.0、2.5和3.0h时,测定基础刺激周长分别为200ms和150ms的右心房有效不应期(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AERP),分析AERP频率适应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胡椒碱组AERP200和AERP150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心房快速起搏组AERP200和AERP150与心房快速起搏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674,P<0.01;r=-0.543,P<0.01),分别在2.0h和2.5h达到最低值(P<0.05)。心房快速起搏组AERP频率适应性与心房快速起搏时间呈负相关(r=-0.307,P<0.05),对照组和胡椒碱组AERP频率适应性均无明显变化。仅在心房快速起搏组可诱发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房颤诱发率为50%,平均房颤持续时间为9.3min。结论胡椒碱能够预防心房快速起搏引起的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80.
许义  任凯  汪小华  仇静波 《护理研究》2013,27(14):1319-13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便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入住某院心内科ACS病人106例,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评估病人便秘发生率,并将可能引起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作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引起ACS病人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6例ACS病人中便秘发生率为36.8%。单因素分析提示,引起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分别是抑郁、对ACS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对ACS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是引起病人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对ACS病人心理状况和冠心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评估,为预防便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