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率趋势。方法:查阅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12年来在我科住院死亡病人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年来住院病人总数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在269例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3)在269例死亡病例中,以≥8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P<0.001);(4)住院死亡率,以冠心病及夹层动脉瘤最高,分别达到5.78%,5.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心病的死亡率较之高血压、风心病、心脏病的显著增加(P<0.001)。结论:12年来昆明地区心血管病人住院总数量上升,反映发病率增加,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成绩的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攀枝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和分布特征,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献血者招募策略、壮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度在本站成功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共计98 797人次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54.15%)高于女性(45.85%);无论男女均以35~44岁年龄段献血比例最高(男性22.36%,女性18.74%),45~60岁年龄段献血人数比例逐年上升,18~24岁献血人数比例最低;其他职业献血人数比例最高(51.63%),其次分别为工人(18.34%)、农民(11.96%)、学生(5.99%)、职员(4.40%)、医务人员(3.53%)、公务员(2.07%)、教师(1.51%)、军人(0.58%);中学(初中、高中)学历献血者比例最高(47.59%),其次分别为大专(19.87%)、中专(14.09%)、本科(11.88%)、小学(4.71%)、研究生(1.09%);无偿献血人群以汉族为主(94.58%),其他少数民族占5.42%,其中彝族献血比例最高(3.44%)。结论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民族等人群结构特征对无偿献血有影响。就攀枝花地区而言,制定针对18~24岁、女性、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少数民族的招募策略,使这部分人群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对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人体在持续工作负荷的脑力疲劳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变化;评价测试姿势"双足矢状位"和测试方法"NO+反应时"对于疲劳的敏感程度。方法受试者进行4 h的连续脑力负荷作业,分别在时间点0 h,1 h,2 h,3 h和4 h测试静态姿势图、反应时、闪烁临界频率等指标,并进行NASA-TLX量表评定。结果反应时、闪烁临界频率、NASA-TLX量表评分随着工作负荷时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姿势图指标反映出的晃动逐渐增加,在时间点3 h达到最大(P<0.05),在时间点4h略下降。结论在持续的工作负荷下,静态平衡能力随负荷时间逐渐下降;"双足矢状位"的姿势时,一些重心晃动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疲劳的状态;"NO+反应时"中的静态姿势测试不能敏感地反映志愿者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黄金万红膏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在创面处置后使用涂有8万U庆大霉素的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2次/d;观察组在创面处置后使用黄金万红膏涂抹创面,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2次/d。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金万红膏治疗Ⅱ期压疮,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背景:飞行人员由于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腿部活动范围受限,易引起腿部血液循环不畅,产生疲劳感。研究显示中频电流具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目的:探讨低强度中频电刺激腰交感神经节对健康男性下肢远端皮肤血液循环的影响,并与静态干扰电疗法作比较。 方法:在39名健康男性腰部交感神经节(T10~L2)放置中频电电极,右内踝关节上方2 cm处放置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探头,电流强度为感觉阈。分别给予调制中频电刺激、静态干扰电刺激及不通电刺激。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记录静息15 min后及电刺激20 min末的血流值。 结果与结论:与基线值比较,经调制中频电刺激的受试者下肢远端皮肤血流灌注量有所增加,而未给予电刺激及静态干扰电刺激的受试者下肢远端皮肤血流灌注量有所减少,尤其是经静态干扰电刺激后,明显低于基线值(P < 0.05)。说明调制中频电刺激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对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产生的疲劳有缓解功能。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性,72岁。以“腰腿痛”住我院针灸科治疗。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查体:血压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软,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57.
整体护理提高高血压病人心理护理质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方法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整体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两个月后两组间SCL-90评分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对比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有显著降低,P<0 05。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8.
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静脉营养疗法、血液标本采集、血液透析、化疗等,近几年来已广泛用于排除体腔积液。心包腔积液反复穿刺抽液、心包胸膜开窗引流术、经皮气囊心包切开术等,给病人造成的损伤和痛苦较大,尤其是大量积液因穿刺次数更多,患者损伤和痛苦就更大,同时增加局部出血和感染的机会,而且注射针头穿刺易伤及心脏,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腔置管引流可以避免常规采用穿刺针上述不良后果,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置管的时间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护士在中心静脉通道的维护及病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130多万的护理人员中,达到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不到10%,具有硕士学位的非常少,而具有博士学位的护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其独立的内容,又具有与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面,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护理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高等护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或误区,本文就此探讨一些应对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住院心血管病人的高危时期,提高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查阅1993年1月~2004年12月12年来在我科住院死亡病人资料,找出心血管病人的高危时期。结果(1)心血管病人在住院24h内死亡率最高,95人,X^2=7.746,P〈0.05,认为24h内死亡最高,其次为48h。(2)24h内冠心病(coranary heart deseas CHD)病人死亡率最高,75例,X^2=272.713,P〈0.00〈0.05.差异有显著性,其他依次为高血压、心肌病、风心痛、主动脉夹层。(3)24h内CHD各型死亡率比较,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死亡人率最高(无统计学意义),其他依次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心梗、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急性高侧壁、稳定型冠心病、心内膜下心梗。结论入院前三天,特别是24h内是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的高危时间,尤其是CHD、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i inhrcfion AMI)患者,医护人员在此期间要密切进行病情监控,及时案取特治措茄扣阆.阶隆垂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