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预制在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靓 《中国化工贸易》2013,(12):126-127
本文是通过加大预制力度的施工方法来缩短施工周期的,通过在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库区工艺管网的施工得到验证,对今后的库区工艺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随着公体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健美操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学现状做了调查,从师资情况、普及情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课时、影响学生上健美操课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
针对EPC模式工程中设计咨询工作的特点,运用风险管理的原理和系统方法,提出对设计咨询阶段风险问题的辨识、量化、防范和控制,力求为业主和承包商们提出在EPC模式工程中的设计咨询管理阶段作出正确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以聚醚砜溶胶为基底,掺杂未煅烧的SBA-15介孔分子筛前驱体,采用相转化法并经过120℃煅烧后制备成膜.利用N2吸附-脱附和静态接触角测试对改性膜材料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富里酸、蛋白质作为小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考察不同掺杂量改性纳滤膜对其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膜平均孔径大小有一个数量级的降低,达到纳滤级别,亲水性能增强.改性纳滤膜可以实现对富里酸(FA)的高效去除,膜吸附引起的有机溶质(FA)损失率也明显降低,从42.78%减少到3%以内,并优选出最佳掺杂量为质量分数0.2%的改性膜.优选膜对不同性质的氨基酸去除效果差别很大,最低为15.00%,最高可达79.67%.  相似文献   
25.
饲料级大豆浓缩磷脂与正己烷混合经离心除杂、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氧化氢脱色等步骤可以制备得到高品质磷脂,制备过程中无机陶瓷膜孔径应选择20 nm以下,过氧化氢脱色过程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温度不宜过高,在50℃,过氧化氢(浓度30%)用量1%和2%条件下制备的大豆浓缩磷脂色泽浅、透明度高、过氧化值低,性能接近于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  相似文献   
26.
陈靓 《供用电》2011,28(1):8-10,29
用户外部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在2002年国家贴费政策取消后,已成为当前供用电关系中矛盾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各地区用户外部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深入研究,剖析了当前用户外部供电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安全等问题,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并借鉴各地区先进做法和合理建议,提出了规范用户外部供电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立法完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7.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资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资源.然而由于电力资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目前并没有很好地用于电量储存的方式方法.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做好电量的分析预测,提高预测数量的准确值,从而减少错误量,从而降低成本损失,更加合理的进行电力生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来提高电力市场电量分析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将采煤工作面传统的沿空护巷施工技术,改为超前护巷施工技术后,克服了沿空护巷墙体难于维护、漏风发火严重、瓦斯涌出量大等缺点。超前护巷可将原风巷加尾排法通风方式改为"U"型通风,以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然发火威胁,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29.
本文提出了以常规火箭弹药燃烧室为研究对象,以热电偶、压力传感器、采集电路和存储单元为核心,借助C8051F单片机的片内AD功能,记录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数据记录系统。文章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对供电电路、采集电路和存储单元等电路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测试系统可直接作为常规火箭弹药燃烧室综合性能测试的一部分,测试数据有助于设计导流装置以及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0.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诸多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立开发模式和不合理的框架设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研究和设计了面向框架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通过业务需求抽象和功能构件标准化,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其可扩性和灵活性解决了相对固化的软件开发模式与企业快速变化的运营环境之间的矛盾.该研究方案对管理及其他应用系统的研发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