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锦屏辅助洞千枚岩洞段的隧洞开挖、锚喷和模筑混凝土支护的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探讨了采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在隧道施工全过程仿真模拟的应用,并对该段锦屏辅助洞的围岩变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隧道施工监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保证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K2 010-K2 310地段的隧洞稳定及基于工期紧的考虑,对该段隧洞的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对该引水隧洞施工运营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达到对其支护结构设计进行检算之目的,同时探讨了隧洞施工和运营全过程的离散单元法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83.
辅助洞作为锦屏水电枢纽工程(一、二级)水电站的前期控制性工程,既是沟通东、西雅砻江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辅助洞和地质探洞.辅助洞(西端)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出的最大地下突涌水压力大于6MPa,最大涌水量达15.6 m3/s,洞口排水稳定流量最大达3 m3/s,丰富的地下水给辅助洞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及几次大涌水防治的成功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逐步摸索出一套应对高压大流量突涌水隧洞的施工与防治方案.结合锦屏辅助洞(西端)的施工,分析了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几次高压大流量突涌水的规律特征,对高压大流量突涌水具体防治措施作了总结归纳.辅助洞(西端)高压大流量突涌水防治经验和方法将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和今后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4.
锦屏隧道施工通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通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无风门大功率射流巷道式通风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对锦屏交通辅助洞风机的布置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比较隧道出口处的CO浓度、隧道内平均CO浓度及隧道内最高CO浓度三个浓度指标得出了横通道处射流风机布置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5.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衬砌由于受力复杂,容易发生局部破损的情况。文章依托深圳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在现场基于测试方法研究了管片衬砌在施工中的力学行为,对比探讨了隧道下穿软硬不均地层、粘土地层和上覆建筑物的全风化花岗岩层中衬砌所承受的轴力和弯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中盾构隧道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异,但是它们的力学性能变化阶段是一致的。即:当管片刚拼装完成时,在盾壳的保护下,内力较小;管片内力在管片脱出盾尾后达到最大峰值;当管片拼装上一定时期后,管片内力趋于稳定,其内力一般较管片刚脱出盾尾时要小。  相似文献   
86.
钻爆法施工隧道空气质量现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钻爆法施工爆破后隧道的粉尘与有害气体分布情况,检验通风、防尘效果,分别利用风速仪、粉尘仪和气体检测仪对兰渝铁路四座高瓦斯隧道的风速、粉尘和有害气体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穿山甲风机配合螺旋式风管的压入式通风的效果最好,采用这种配置通风20 min左右,掌子面附近的粉尘、SO2等有害气体浓度即降至允许浓度以下,通风30 min左右CO浓度降至允许浓度以下。隧道内风速主要受断面大小、掘进长度和通风设备及其维护等影响,隧道断面对净化空气所需要的通风时间影响最大,风管漏风率次之,再次为通风长度。在确保设备维护和通风管理情况下,穿山甲风机高档配合螺旋风管可实现长距离通风。  相似文献   
87.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除了分析试样中的元素浓度之外,还有诸如弧云温度、元素化合物从电弧熔融体中的蒸发速度、熔融体中的化学反应形成挥发性不同的新的化合物,在电弧气云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弧云中分子的解离度和元素的原子电离度,分子原子和离子进入弧云和从弧云中逸出的条件等许多难于估计的因素。所以根据谱线强度来确定被蒸发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只能在  相似文献   
88.
在(撒)吹样法中,粉末由空气流引入水平电弧的条件下,弧焰等离子体的温度分布和谱线强强的变化规律与通常由电孔穴(垂直或水平放置)中蒸发样品时的情况完全不同。为了查明在撤(吹)粉末样品的条件下,弧云中温度的基本分布规律,苏联鲁沙诺夫等人使用奥恩施琴所提出的测温法,测量了弧云不同部位的温度。方法是利用测量同一个元素的两条中性原子谱线的相对强度,舷线的跃迁几率。激发态的统计权重和激发电位等数据是已知的,则可按下式求出温度值:  相似文献   
89.
文章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长距离小净距重叠隧道工程实践,采用数值分析软件计算了不同施工顺序时的地层位移及隧道衬砌应力,分析施工顺序对于隧道施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隧道的开挖卸荷,导致一定范围的地层产生位移,其中隧道顶部发生沉降,隧道底部发生隆起;衬砌所受应力均为压力,最大应力出现在隧道拱底和两侧边墙位置;"先下后上"施工顺序对地层的扰动更弱,地表沉降更小。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寒区隧道二衬施工新工艺新方法,以兰新铁路二线甘青段LXS-8标铁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高频振捣系统在隧道二衬施工中结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开展试验研究。在系统分析高频振捣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振捣时间控制以及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等方面入手,制定高频振捣施工工艺,总结施工注意事项和寒区隧道二衬施工的保温措施。试验对坍落度为16.8 cm,水胶比为0.37的C35混凝土进行多次振捣试振,最终确定持续振动为25~40 s的情况下,可以取得理想的表观质量和混凝土强度;同时抗冻性试验表明,冻融循环300次后,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均保持在3%以下,相对动弹性模量在80%~90%,达到F300抗冻等级。试振试验和检测结果表明,高频振捣技术可以推广应用于寒区冻土隧道的二衬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