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黑钨矿、白钨矿及萤石异步浮选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羟肟酸为捕收剂,采用分批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柿竹园黑钨矿、白钨矿及萤石可浮性随浮选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根据浮选动力学基本原理,对白钨矿、黑钨矿及萤石的浮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浮选速度常数K值在浮选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调整剂柠檬酸可显著扩大矿物浮游速度之间的差异,在原有经典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进导出了分速浮选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分速模型对浮选数据的拟合精度优于经典动力学模型。研究认为,异步浮选技术能实现矿物的个性化、差异性浮选,充分体现了"和谐的精细工艺技术"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2.
铜镍硫化矿浮选过程中MgO脉石矿物的抑制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镍矿石资源主要为富含MgO硅酸盐脉石矿物的低品位铜镍硫化矿。长期以来,以金川公司为代表的主要铜镍矿山,一直将浮选精矿降镁作为选矿技术攻关的重点。尽管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铜镍硫化矿浮选过程中MgO脉石矿物的抑制至今未能在技术上找到可控的解决方法。文章对MgO脉石矿物抑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提出采用复合抑制剂,即络合剂-抑制剂组合,先对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进行表面清洗以扩大其可浮性差异,再选择性抑制MgO脉石矿物,这将是铜镍硫化矿浮选过程中抑制MgO硅酸盐脉石矿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伊利石型含钒石煤空白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的可行性,以陕西商洛地区某伊利石型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焙烧粒度及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钒的浸出率有显著影响,主要因为在一定的焙烧温度下,焙烧能有效破坏伊利石矿物晶体结构,使释放出来的低价钒氧化成高价态含钒化合物。对于850℃条件下空白焙烧后的石煤原料,在低酸(浓度为5%)、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小时、液固比4:1的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72.43%,这表明对伊利石型含钒石煤进行空白焙烧提钒是可行的。浸渣样品的SEM分析结果表明,石煤焙烧过程中对钒发生的“铁束缚-硅包裹”和部分未从伊利石中释放的钒是造成钒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成因、矿石性质、矿物特性等与可选性密切相关,是选矿工艺的决定性因素,具有"基因属性","基因表达"同样适用于矿物加工学科领域。传统的矿物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模式对上述重要的基因特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测试和总结,大量历史选矿试验数据、工艺矿物学研究数据、设计数据、生产数据等数据库没有建立起来,矿物加工工艺研发和工程设计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没有深度融合,这使得目前选矿工艺研究存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重复试验、先进技术经验难以有效传承等弊端。为了充分利用矿物的基因特性,有效克服矿物加工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弊端,提出了"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的理念和思路,并开展了战略咨询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因特性的测试与提取;2)基因矿物加工工程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建设;3)选矿工艺流程智能决策系统;4)选矿验证试验;5)虚拟选矿厂。其技术路线是以矿床成因、矿石性质、矿物特性等矿物加工的"基因"特性研究与测试为基础,建立和应用数据库,经过智能推荐、模拟仿真和有限的选矿验证试验,快捷、高效、精准地选择选矿技术和工艺流程。此三位一体的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的系统研究,将对矿物加工试验研究和工程转化的传统模式带来突破性的创新,为新建选矿厂的设计或老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5.
任爱军  孙传尧 《矿冶》2018,27(3):1-6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以木薯原淀粉、取代度为0.026和0.21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为0.0065和0.055的磷酸酯淀粉作为抑制剂,考察了赤铁矿和石英的可浮性。重点研究了变性淀粉基团取代度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原淀粉与变性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作用规律一致,提高变性淀粉的取代度可增强其对赤铁矿的抑制能力;对于Ca~(2+)活化的石英,在较低的Ca~(2+)用量时,原淀粉和变性淀粉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Ca~(2+)用量的增加,变性淀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取代度越高越显著。这种抑制作用与油酸钠、Ca~(2+)及变性淀粉三者的用量有关。Ca~(2+)以Ca(OH)+的形式吸附于石英表面,油酸钠或变性淀粉再与Ca(OH)+作用,如果油酸钠用量较大,全部Ca(OH)+优先与油酸钠作用,则石英被捕收;如果油酸钠用量相对较小,变性淀粉与剩余的Ca(OH)+作用,则对石英产生抑制作用。控制Ca~(2+)和油酸钠的用量在最佳范围,增加变性淀粉的取代度可提高其在赤铁矿脱硅反浮选中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废油产量日益增大,其利用途径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若能用餐饮废油制备矿产品浮选药剂,则可实现餐饮废油的大宗利用。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课题组经水浴加热、沉淀+离心除杂、脱色、皂化、萃取、酸化、水洗、改性等工序制得脂肪酸类捕收剂JZQ-F,用其对粒度为-200目占92.23%,Fe品位为43.91%,SiO_2含量为32.99%的鞍钢集团东鞍山烧结厂弱磁选—强磁选混合铁精矿进行了反浮选脱硅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H=11(NaOH用量为1 200 g/t),苛性淀粉用量为1 350 g/t,CaO用量为600 g/t,JZQ-F用量为450 g/t情况下,采用1粗1精3扫流程处理混合铁精矿,可得到铁品位为66.58%、铁回收率为73.63%的反浮选铁精矿。动电位研究表明,矿浆pH=10~12,JZQ-F在石英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提高了石英表面的疏水性,而JZQ-F在赤铁矿表面不发生吸附,这为磁选铁精矿中石英与赤铁矿的分离创造了条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只有被CaO活化的石英才可与JZQ-F发生化学吸附,因此,用JZQ-F反浮选脱除磁选铁精矿中的石英,必须用CaO对石英进行活化。  相似文献   
27.
含碳酸盐赤铁矿石磁选精矿的强化分散浮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强化分散直接反浮选技术,以碳酸钠和水玻璃为分散剂,强化矿浆分散,以削弱碳酸铁对浮选的影响,同时从药剂用量等方面系统研究适宜矿石的最佳浮选工艺条件,并采用SEM、XRD和EDS等手段对原矿、精矿和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给矿样粒度较细时,容易造成细颗粒的非选择性聚团以及细粒颗粒在粗颗粒上罩盖,添加碳酸钠和水玻璃能够强化矿浆分散,有利于含碳酸盐难选赤铁矿石磁选精矿的浮选分离;在最佳药剂制度下,通过一粗两精两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能够获得Fe品位为66.20%,回收率为71.52%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28.
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魏明安  孙传尧 《矿冶》2008,17(2):6-17
在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的大环境里,人们对多金属复杂矿石的利用和研究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硫化铜、铅矿物的浮选分离进行总结,认为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优先浮选流程、混合浮选流程和等可浮流程,指出了常用的捕收剂和抑制剂等药剂制度。介绍了铜铅混合精矿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重铬酸盐法、亚硫酸(盐)法和其他多种方法。阐述了多种方铅矿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对硫化铜、铅矿物的浮选电化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了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的电化学特性,综述了两种单矿物的人工混合矿的电化学分离条件以及电化学控制浮选和原生电位浮选的理论内涵,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9.
黄药捕收剂浮选未活化孔雀石行为的分子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福良  孙传尧 《矿冶》2008,17(2):1-6
对孔雀石-黄药(乙基黄药、丁基黄药、辛基黄药和十二烷基黄药)体系分别进行了浮选试验、FTIR红外检测和分子力学模拟和计算。对于未活化的孔雀石,乙基黄药不能使该矿物浮游,其它高级黄药可以浮游未活化的孔雀石。FTIR证实孔雀石表面存在试验的4种黄药特征吸收峰,矿物表面存在黄药的吸附。分子力学在原子尺度上模拟和计算了黄药-孔雀石表面相互作用能,指出分子力学模拟捕收剂-矿物相互作用能的能量判据有利于揭示捕收剂与矿物相互作用机理,模拟结果与红外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0.
几种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烁十  孙传尧 《有色金属》2008,60(2):104-106
对三种硫酸盐矿物重晶石、天青石和石膏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Mn -O2-平均键长、静电价强度、库仑力、离子键百分数、离子键极性、键合强度以及平均键价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