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28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81.
孙满意  谭毅  王以霖  庄辛鹏  张峰  王轶农 《钢铁》2021,56(3):103-110
 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是高速钢优良性能的保证,但复杂的合金成分导致铸态高速钢中碳化物粗大、偏析严重。为了探究电子束熔炼对铸态高速钢的影响,改善高速钢中的组织及碳化物状态,采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制备M35高速钢,并对其成分、组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EBM-M35高速钢中平均枝晶间距为20 μm,碳化物尺寸细小,在组织中均匀分布,主要类型为MC和M2C,且M2C型碳化物由层片状向纤维状转变。对铸态EBM-M35高速钢热处理时发现,在1 180 ℃,保温30 min后碳化物断裂球化,达到细化碳化物、使碳化物在组织中弥散分布的效果,并且可以利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完成碳化物的优化。为铸态高速钢后续锻造、轧制等变形细化提供更优异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82.
工程机械中的电液控制正朝着高压、高速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工作介质的清洁度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在各类污染物中固体颗粒是液压系统中最普遍且危害性最大的污染物。 1.固体颗粒的来源 在我厂液压泵和马达加载试验台液压系统中,固体颗粒主要是剥落物、胶质物、金属粉末、纤维、空气中的粉尘、砂子研磨粉和沉积物等。其主要来源为:系统硬管管道内壁附着的片状铁锈;装配前零件清洗不干净或装配环境不洁带入的固体颗粒;修理时不慎带入的污染物。 2.加载系统原理图 加载系统的功能是:给被测液压泵或马达提供一定的补油压力…  相似文献   
283.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Cr40-Si60合金,以XRD、排水法、金相显微镜、硬度计、万能试验机以及SEM等方式探讨了烧结温度对其微观结构、电学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热压烧结温度为1250℃时所得合金样品具有最大的烧结密度与电导率,分别约为4.08 g/cm3与1.23×104 S/m;但综合电学特性与力学性...  相似文献   
284.
对Ni-Cr-Co三元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精炼,结合元素挥发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阐明了精炼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挥发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精炼后,Ni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Cr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Co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在15kW的电子束精炼功率下,Co元素的挥发速率为1.37g/(m~2·s),精炼过程中熔体表面平均温度为1 980.4K。基于上述研究,对FGH4096母合金电子束精炼过程中Ni、Cr、C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进行了预测,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85.
为准确有效地获得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表运移规律和角量参数,以山西山区某矿20210复杂地形工作面为例,提出了一种“以点求面”的计算模式,在山区复杂地形工作面非主断面处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网,利用遗传算法在参数优化推导中的优势,优化出本地区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拟合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得到了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通过优化的参数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并与非主断面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得出的概率积分法结果,其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预计参数及地表下沉数据的可靠性。该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下沉最大值为853 mm,矿区走向移动角为69.0°,上山移动角为73.1°,上山边界角为70.3°,下山边界角为59.4°,充分采动角为59.3°,最大下沉角为83.6°。  相似文献   
286.
对电子束层覆凝固Inconel 718合金(EBLS 718合金)和电子束精炼Inconel 718合金(EBS 718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变形温度分别为1 010,1 050,1 100,1 140℃,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0.01,0.1,1 s-1,对比研究了2种合金的热变形流变行为,基于Arrhenius本构方程建立了2种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2种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行为相似;流变应力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由于存在层覆界面,EBLS 718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在更低温度下出现了屈服下降现象,变形激活能更低,动态软化效应更加明显;2种合金变形机制均主要为晶格自扩散引起的高温攀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