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3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AD9238的高速高精度ADC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ADI公司的高速AD芯片AD9238和TI公司的高速FIFO芯片SN74V245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利用MCU芯片AN2131Q来控制AD和FIFO芯片以构成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并对其采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利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进行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单因素切削试验,并利用SEM、EPMA对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在切削奥氏体不锈钢时表现出较高的耐磨性,其主要的磨损失效机理为粘结磨损,同时伴随一定的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  相似文献   
23.
袁泉 《中国科技博览》2013,(30):274-275
主要介绍了气动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点,并以废水处理输送装置改造项目为例,对气动隔膜泵在项目的整个应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4.
针对大跨双向张弦结构提出一种滑移施工方法——不平衡支撑式滑移施工技术,即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索施加合适的预应力,增加结构原有支座的竖向反力,弱化中间滑道临时支撑。基于不平衡支撑式滑移施工技术,以国家体育馆为例建立模型,分析不同索初始索力下关键杆件应力、关键点竖向位移、多滑道支撑的支座反力变化等,探讨大跨双向张弦结构不平衡滑移施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索初始索力,可以弱化结构中间临时支撑,减少临时支撑及其下部基础的造价,进而降低滑移施工总成本。  相似文献   
25.
针对ZY65B全液压履带式装载机车架,运用Pro/E软件创建实体模型,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做前后处理器,以Nastran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在外载荷作用下的车架应力变化,车架的频率响应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避免出现共振、过载和大的变形等情况。  相似文献   
26.
拥有65nm工艺、支持1.8V电压、多路I/O口和非易失性配置等一系列新特点,恒忆的128Mb产品进一步扩展了NOR串行闪存的技术优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7.
袁泉 《集成电路应用》2010,(2):26-27,30
2009年,互联网电视以成熟的市场化产品形态出现,国内几乎所有电视机厂商都已经把互联网电视当作他们2010年以后的核心发展方向。互联网电视的命运会如同2005年的“盛大盒子”一样吗?  相似文献   
28.
未来ST将专注于中高端产品,希望通过增加新功能、新服务和新的用户体验为客户提升价值,而不是打价格战。  相似文献   
29.
用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主要硬质相分别以亚微粉、亚微粉与纳米粉的混合粉(以下简称混合粉)、纳米粉为原料制成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硬质相TiC、TiN的粉末粒度越细,金属陶瓷的液相点越低,并且其快速致密化过程开始得越早,但主要硬质相全为纳米粉时,最终无法使其达到较高的致密度。用亚微粉制得的金属陶瓷具有常规金属陶瓷的典型结构,即“黑芯--白壳”。用纳米混合粉制得的金属陶瓷,没有明显Rim相的小颗粒和具有“白芯--黑壳”结构的小颗粒的数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黑芯--白壳”结构的大颗粒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部分纳米粉的加入使金属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泉  何玉阳 《振动与冲击》2014,33(22):72-77
对1/6缩尺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模型经历弹性阶段、开裂直至破坏的不同阶段动力特性及反应。以El Centro波、Taft波、人工波为输入地震波,分别对设防烈度7度及8度多遇、基本、罕遇、超罕遇地震作用进行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各阶段地震作用下加速度、位移、应变反应及破坏形式、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转换层破坏模式为剪切型破坏,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转换层;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各层绝对加速度响应主要取决于前两阶振型,高阶振型影响较小,其中第一阶振型起绝对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