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工业技术   46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李频  樊锦川 《江苏水利》2013,(3):23-24,27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采用BKL-501SC型微机励磁装置,该装置的失步再整步功能在高港泵站多年运行中得到较好的体现。通过对该装置失步再整步功能机理的探讨,分析同步电动机实际运行中发生失步时的危害,探讨各类失步进行再整步的实际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针对3组不同变质程度的软硬煤样,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不同软硬煤的瓦斯吸附特性;通过低压液氮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软硬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从煤的物理微结构(孔隙结构)角度分析了不同软硬煤的瓦斯吸附控制机理;同时对不同软硬煤样进行了红外傅里叶光谱(FTIR)实验,研究了不同软硬煤的表面化学微结构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行为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软硬煤样的瓦斯吸附能力差异明显,随煤阶的升高,VL从17.35cm3/g增加到37.89cm3/g,pL在0.88~1.75 MPa范围内变化;肥煤和焦煤软煤的瓦斯吸附量均明显高于同种变质程度的硬煤,而无烟煤则正好相反;软煤的总比表面积始终明显大于对应的硬煤,不同软硬煤样的孔径分布峰值均出现在3~10nm的微孔范围内,微孔所占孔比表面积比例均大于50%,是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肥煤和焦煤软煤较同阶硬煤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少的含氧官能团,具有超前演化的特征,展现出了更好的瓦斯吸附性能;而无烟煤软煤较硬煤的成熟度更低,含氧官能团含量更高,导致其瓦斯吸附量小于相应的硬煤.煤体瓦斯吸附行为不仅受孔隙结构的影响,还与化学结构紧密相关,在实际应用中应同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93.
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和氧化镧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La掺杂量的负载型催化剂x wt%La-TiO_2/SiO_2(x=0.5~3.0).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 B)为模拟污染物,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研究了不同La的加入量对TiO_2/SiO_2催化剂(其中,n(SiO_2)∶n(TiO_2)=1∶7)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的掺杂量为2wt%时,催化性能达到最佳.经过75min紫外光和150min可见光的照射,对Rh B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9.2%和71.3%.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共沉淀法将碳量子点与磷酸银结合,制备了碳量子点/磷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磷酸银复合光催化剂空间构型为单一的立方体晶体,适量碳量子点的加入不会影响其晶体结构,碳量子点的加入能够促使纯磷酸银光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减小.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碳量子点负载量xCQDs/Ag3PO4(x=0.4~2.0wt%)在可见光下的催化降解效率.光催化实验表明,当m(CQDs)∶m(Ag3PO4)=1.2∶100时,所得的1.2wt%CQDs/Ag3PO4复合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60min时对Rh 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1.6%,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再循环使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放大自发辐射噪声作为量子随机熵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速小型化光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为减小经典噪声及不完美器件对随机性带来的影响,基于对量子熵源的最小熵估计,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对每次采集序列的相邻比特位进行异或操作,并截取低12位作为最终随机序列。该QRNG的随机数的实时产生速率达1.4Gb/s,可实时传输至上位机用户端,且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具备实用化潜力。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分度头及专用卡具检测光栅角位移传感器准.确度的方法,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与用多面体—光电准直仪等检测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操作容易、数据处理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7.
采用Gleeble1500热压缩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细晶铝锭熔炼的6063铝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得出以下结论:选取560℃ 6h固溶 250℃×3h时效的均匀化制度,流变应力较小,变形后时效硬度较高;560℃×6h固溶 250℃×3h时效处理的试样低温慢速变形可降低流变应力,但不利于Mg2Si相的溶解,进而影响变形后时效硬度;相同均匀化处理的试样,Mg2Si相含量高,则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大,细化方法的变化及含钛量的变化(含质量分数为0·01%~0·05%的Ti),对于热变形行为并未造成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混联切削机器人控制软件开发系统体系结构,首先进行系统功能要求分析,得出系统所需功能,然后说明了开放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最后详细阐述了系统实时多任务及开放性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99.
Ta—10W衬管与钢管段的爆炸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a-10W全金衬管与CrNiMo钢管段的爆炸复合,观察了爆炸复合界面,讨论了装药量与管段变形量的关系。分析了爆炸复合对管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取相同条件下平板复合炸药厚度的60%左右作为圆内复工艺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在装药质量比R=0.8条件下,已将0.4mm厚Ta-10W合金衬管可靠地内复在CrNiMo钢管段内,结合界面是波状结合。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液氮球磨技术制备了纳米晶Al-10Zn-3Mg-1.8Cu(wt%)合金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仪(DSC)对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固态相变、晶粒尺寸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氮球磨10h后Al—10Zn-3Mg-1.8Cu粉末晶粒达到45nm,微观应变随着球磨的进行逐渐增大。球磨过程中MgZn2和CuAl2相逐渐消失,合金元素超饱和固溶于α—Al之中。球磨粉末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球磨产生的大量微观应变和热处理时第二相的脱溶都降低了回复激活能,使回复温度下降。包括晶粒的长大、聚集位错的减少、孪晶、点缺陷和非平衡晶界等因素导致回复放热量增加。粉末晶粒的细化、细小Al2O3粒子的生成和第二相的脱溶析出则抑制了再结晶过程,使再结晶温度升高。纳米晶粒在436℃(0.77Tm)发生异常长大,合金粉末经过球磨后具备了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