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丹  颜永年  杨伟东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3):2001-2004
以提高造型精度、减小凝聚单元体的尺寸为目的,分析了喷射过程的影响因素。论述了喷头的工作原理,并对喷头的设计进行了量化研究。针对液体在颗粒空隙中渗透的非稳态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与建模,研究了射流的结构和速度分布,给出了射流飞行的最优距离。对喷射过程中的滞后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解决了喷头启闭控制与扫描运动的匹配问题,提高了平面内扫描喷射的几何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我厂Φ3×48m强化型立筒预热器窑自1988年投产以来,通过在窑尾预热器中加一把火来提高入窑生料的分解率,使窑的台时产量能稳定在17t。多年来,由于窑台时的增加,加上窑头、窑尾密封不严,预热器立、切线观察孔过多,旋风筒下面的闪动阀锁风不严,使窑尾风机的能力经常不足,表现为窑前发浑、经常处于正压、出一级旋风筒的废气含尘量增多、电收尘回料多、窑的热耗居高不下。我们利用1998年春季检修的机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幅度的改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 喷煤管的改进 由于单通道喷煤管前端所用耐高温浇注料比重  相似文献   
73.
采用了粗集理论结合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加工中心的故障诊断,建立了加工中心故障类型的智能混合诊断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约简模块、神经网络模块、故障诊断模块等功能模块组成.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完成对故障的采集、辨识、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74.
用蒸馏法加工北坡原油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石化炼油厂蒸馏(二)装置经过对渣油泵封油系统的技术改造,用北坡原油试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生产过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遗传算法在快速成形轮廓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减少层片扫描中的空程运行时间为轮廓路径优化的目标,以轮廓路径与经典旅行商问题之优化的共性和不同为比对,在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快速成形轮廓路径的优化中,将轮廓路径的特点灵活应用到该算法的各个步骤中,有效地缩短了扫描路径中的空程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形速度和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76.
为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在高速工况中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设计一种模糊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器,针对大曲率或低附着系数道路环境中车辆行驶轨迹易出现偏移与车身失稳问题,应用模糊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辆相关状态参数对于预测时域NP与控制时域NC进行模糊调节,同时给予前轮转角补偿修正。通过搭建MIL联合仿真平台,验证该控制器在高速工况中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MPC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有效避免车辆高速行驶中响应滞后与轨迹偏移问题,提高无人驾驶轨迹跟踪控制的精确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7.
78.
为了提高3DP工艺的精度,需预测粘结剂与颗粒材料粘结的形态,而通过实验很难观测到液滴在粉床中的渗透过程。本文通过应用水平集方法建立了双液滴渗透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液滴水平间距和滴落高度对液滴渗透的形态的影响。同时为验证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的一致性,搭建了实验平台,采用高速摄影对液滴的滴落渗透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最终的凝聚形态。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利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对某桥主墩承台混凝土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得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根据监测与分析结果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温控措施,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0.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通过研究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魔芋精粉浓度、反应温度、加酶量及pH等对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魔芋精粉浓度和反应时间影响较大,加酶量和pH影响较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固定化酶水解魔芋精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加酶量为80×10~3 U/g、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pH值为3.5。葡甘露低聚糖的得率为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