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麦角硫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角硫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稀有氨基酸,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介绍了麦角硫因的生物学功能,并探讨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2.
电力系统通用安控策略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当前查表式安控策略存在的严重故障计算量大、整定和维护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式计算的通用安控策略整定方法。针对不同网架结构下可能出现的暂态稳定、动态稳定和热稳定问题,研究了不同稳定形式下的所需安控措施量及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可修订参数的反映电网安控量与断面潮流关系的线性模型,并提出了关键参数的整定方法。利用单机等面积定则证明了暂态稳定下断面潮流和安控量呈"凹曲线"的关系,为暂稳下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和直线模型提供了依据。实际电网应用案例表明了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整定更简便、物理意义更加清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利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得到产壳聚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方法]利用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1株产壳聚糖酶活较高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且利用紫外线和DES诱变方法来提高该菌株的产酶能力.[结果]经初步鉴定,大致判定产壳聚糖酶的Y-4菌株为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经紫外线和DES诱变处理分别得到2株壳聚糖酶活性明显提高的突变株,其酶活分别为8.92和8.12 U/ml,分别是出发菌株Y-4(3.00 U/ml)的3.0和2.7倍.2株突变株经连续传代10次后均具有较高的产酶稳定性.[结论]紫外线诱变较DES诱变效果好.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电网互联的趋势,稳定控制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根据稳定控制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分布式的稳定控制装置对通讯介质的要求,指出CAN总线是最适合的通讯方案,并且对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该方案经实际证明,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的特点,并且使整个稳定控制装置具有极大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45.
实现了一种单片集成的长波长可调谐光探测器.通过外延实验,摸索出低温缓冲层的最佳生长条件,成功地在GaAs衬底上生长出晶格失配度约4%的高质量的InP基材料.基于此低温缓冲层,在GaAs衬底上首先生长GaAs/AlAs材料的F-P腔滤波器,然后异质外延InP-In0.53 Ga0.47 As-InP材料的PIN结构.制作出的器件通过热调谐,峰值波长从1533.1nm红移到1543.1nm,实现了10.0nm的调谐范围,同时响应线宽维持在0.8nm以下,量子效率保持在23%以上,响应速率达到6.2GHz.  相似文献   
46.
叙述了利用InP基长波长pin光探测器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单片集成实现光接收前端的设计和制备方法.pin光探测器和HBT采用共享层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性能优于堆叠层结构,而且制备工艺兼容.制备的HBT截止频率达到30GHz,pin光探测器的3dB带宽达到了15GHz,集成光接收前端的3dB带宽达到3GHz,跨阻放大倍数达到800.  相似文献   
47.
为了合理选择特高压主变分接头挡位,提出一种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特高压主变分接头挡位选择方法.首先选取典型方式电 压合格率、电压波动、无功交换总和、解并列及空充电压合格率和静态稳定裕度作为分接头挡位选择的评价指标.其次利用矩估计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求出最优的组合权重,通过计算各主变分接头挡位下的评价结果选择最佳分接头挡位.最后以某地区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特高压主变分接头挡位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直流闭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是我国特高压交直流电网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直流工程投产数量增多,位于电网不同位置的直流发生故障,对弱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影响特性日益受到重视。以华北电网的锡泰直流、晋南直流分别闭锁为典型研究场景,将华北—华中联络线功率变化量分解为大区间振荡模式分量和省间振荡模式分量,并给出了两类模式分量受直流位置影响的机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发现,大区间振荡模式分量的峰值随故障直流与联络线之间电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省间振荡模式分量在不同直流故障下的相位差等于强相关机组在不同直流故障下功率变化量的相位差。由于锡泰直流、晋南直流位于相对振荡机群近区,导致两条直流分别故障时省间振荡模式分量存在反相规律,引起联络线功率峰值大小及其发生时刻的偏移现象。  相似文献   
49.
常规的机电暂态仿真工具在分析交直流故障引起直流送/受端电压失稳、多电压源换流器与交流电网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宽频振荡等问题方面略显不足,难以准确模拟直流系统的动作行为,影响实际电网运行控制措施的制定。调研用于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工具的现状,并提出在华北电网推广应用的工作思路。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成熟、可行的大型交直流电网仿真技术;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大型交直流电网仿真工具在模型开发、参数维护、用户体验不友好等方面的现状,突出描述了机电-电磁混合、数模混合、全电磁仿真工具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调度生产机构推广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华北电网的生产需求,明确了各种仿真工具目前在华北电网的定位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思路。所做工作对其他调度生产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提高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掌控能力,间接提高各仿真工具的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0.
发电机典型调速器模型结构和一次调频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仿真研究中,水、火常规发电机采用何种类型的调速器模型是影响仿真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比较了工程实际中广泛采用的传统推荐模型和现代数字电气液压式调速模型(DEH)的结构差异;并以送端电网与主网解列后频率升高的场景为例,比较了两类典型调速器模型一次调频的效果。结果表明,DEH模型因增加了PID控制、电功率反馈、多种限幅环节等的模拟,较传统推荐模型更为细致和全面;在较大幅度功率过剩条件下,水电与火电DEH模型限幅环节均导致其一次调频效果较传统推荐模型要弱,对应到实际电网中,在DEH类型调速器投入比例较高时,若大量使用传统推荐模型会产生偏乐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