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电炉转炉化生产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炉厂在原铁水热装工艺的基础上将铁水量增加至60%以上,采用转炉工艺吹炼降低电耗减少成本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2.
对某电厂600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进行了现场运行优化试验研究。通过对喷氨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以改善催化剂出口NOx和NH3质量浓度分布,现场试验结果表明:A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相对标准偏差由46.4%减少到14.8%;NH3与NOx物质的量之比偏差也明显减少,有24个测点(80%)的NH3与NOx物质的量之比在±5%的范围内;相应的,在确保氨逃逸不超标的情况下,脱硝率由77%提高到82%。  相似文献   
43.
在某电厂2号660 MW机组上进行了提高HP983磨煤机出口温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磨制多种烟煤及印尼煤时,煤粉气流中CO、CO2和O2的浓度,并比较了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前后磨煤机和锅炉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磨煤机磨制烟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82~100℃,磨煤机磨制印尼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75℃,可保证制粉系统及燃烧器喷口安全运行;随磨煤机出口温度升高,煤粉细度会略微变粗,NO排放值略有升高,磨煤机功率明显下降,机组运行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44.
对欧拉–拉格朗日下气固两相流动并行直接数值模拟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主要涉及到气固两相流大规模并行直接数值模拟空间导数离散格式的选取,流体相和颗粒相并行区域划分的策略,颗粒相并行数据传递的逻辑控制方法,颗粒相碰撞并行的实现方法,三维计算区域二个方向分解并行计算的若干关键问题,以及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的计算结果。指明了解决欧拉–拉格朗日下气固两相流动并行直接数值模拟算法若干关键问题,以及今后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5.
针对苏里格气田所处特殊地理位置,为实现低成本、有效开发的目的,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和小井眼泥浆钻井技术等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为继续深入开发该气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中光伏逆变器应对电网电压跌落的能力,提升建筑供电可靠性,本文以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恒定峰值电流控制的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电网电压不同跌落程度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7.
描述逻辑是语义Web的逻辑基础,已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鉴于描述逻辑SHOIQ的经典判定算法在处理大规模问题上的不足,以OBDD能很好处理大规模问题为基础,给出了一种基于OBDD的SHOIQ判定算法.该算法利用相关规则和技术将SHOIQ知识库转化为OBDD,在此基础上进行SHOIQ知识库的一致性判定....  相似文献   
48.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当下最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地的发电厂脱硝技术。由于实验研究过程复杂、实验周期长,单纯的实验研究已难以满足脱硝系统变负荷、多工况下的分析,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SCR脱硝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在总结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数值模拟在脱硝方面的应用进行分类总结,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流场等方面模拟的研究情况,分析探讨了SCR脱硝数值模拟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及优化SCR脱硝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内部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从 8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煤炭行业与主要产煤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50.
王浩  张烁  王端武  李德波 《中国煤炭》1999,25(3):11-16,25
介绍了部门、行业和地区3个方面的煤炭消费状况及变化特点,认为我国煤炭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但原煤入洗率低,高硫煤消费比重大。提出经济波动周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变革、能源供应状况,国际能源贸易、节能和科技进步、环境生态保护和国家方针政策8个方面都是对我国煤炭消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