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北美近10 a来对构造较简单、中-高成熟度(Ro<3.0%)、埋藏较浅地层(<4 000 m)页岩气的形成、赋存与富集机理、评价方法与核心区预测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实现了页岩气的大规模工业开发.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成熟很高(Ro=2.5%~4.0%)、构造改造强烈、现埋藏深度差异大,对于这套地层的页岩气的评价,缺乏相关理论与方法.为规避风险、获得效益,需以北美页岩气研究为借鉴,针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在广泛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页岩含气量的现场测试技术与原地气量的定量评价体系,评估勘探开发示范区页岩的资源潜力,确定页岩气的主控因素,为实现我国南方下古生界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82.
׼�������ú������̽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 ,面积约 13× 10 4km2 ,是世界十大聚煤盆地之一 ,煤炭资源量达 6 0 0 0× 10 8t以上。它是我国西北地区中 ,下侏罗统煤系分布最广 ,煤系厚度最大 ,煤层总厚最厚 ,煤层气资源极丰富的盆地。构造演化及构造单元划分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以晚古生代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为主的大型叠合盆地。自石炭纪末到第四纪 ,准噶尔盆地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构造运动 ,形成了盆地边缘不同时期 ,不同强度的冲断推覆构造 ,并控制着构造格架的形成与演化。中石炭世准噶尔中央地堑及周边的弧沟系受到天山运动的影响而被关闭…  相似文献   
83.
面向对象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领域的一种先进的主流技术。文章基于这种技术对盆地埋藏史数值模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反演的回剥法为沉积物埋藏史基础模型,初步建立相关模型--回剥计算数学模型,最终目标把笔者所抽象出来的地质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进而编写出相应的程序软件,同时针对埋藏史计算顺序及不整合处理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降低了软件实现过程中的难度。  相似文献   
84.
黄骅坳陷孔古4井位于孔店凸起的西坡,即孔西潜山构造带.其石炭-二叠纪煤系自沉积以来,遭受了复杂的构造变动.为了合理地对单井评价其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生烃潜力,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运用现代油气地质理论和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孔古4井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生烃史.研究结果揭示了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在构造控制下的煤成烃演化历程,阐明了上古生界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生烃强度,指出了孔古4井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从形成以来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并得出了烃源岩最大埋深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大约在3 850 m,有机质最高相对生烃量超过50 mg/g,是煤系主要成烃期.  相似文献   
85.
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矿物包裹体分析,运用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出研究区古生界烃源岩构造控制下的二次生烃演化历程,阐明了孔店构造带古生界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得出了主要生烃作用发生在喜山晚期的重要结论,并提出了孔店构造带是有望实现黄骅坳陷深层古生界找油突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6.
地质构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机理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构造演化与构造形态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机理,并结合沁南地区樊庄矿区实践,分析了构造对不同产能煤层气井分布的控制规律。研究表明:构造演化控制煤层气的整个成藏过程;后期构造形态对煤层气的运移和保存至关重要,褶曲两翼及向斜核部含气量高,背斜核部及开放性断层附近含气量低。同时对樊庄矿区研究表明:煤层气井产能与所处构造部位密切相关,高产井主要分布于褶曲构造翼部、复向斜的次级背斜核部及复背斜的次级向斜核部,日均产气量可达1 000~5 000 m3;低产井及产水井主要分布于复背斜的次级背斜核部及正断层断裂带附近,日均产气量小于500 m3。  相似文献   
87.
南五区为唐山矿新采区,缺少可靠性瓦斯地质资料,而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因此需要对其瓦斯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本文结合矿井地质特征,运用邻近区已开采工作面实测瓦斯涌出量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和地质统计法对南五区5 #、8 #和9 #煤层瓦斯涌出量分别做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煤层瓦斯涌出量随着埋深的增加明显增大,5 #煤层瓦斯涌出量由3 m3/t增加到6 m3/t,8 #和9 #煤层瓦斯涌出量由5 m3/t增加到7 m3/t.  相似文献   
88.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借助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检索了中国页岩气的研究论文,分析了这百余篇论文的分布特征,归纳了研究机构、科研群体及基金资助等情况,综述了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其研究的走向和发展需求。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页岩气论文总数少,具有典型发展初期阶段分布特征,说明基础研究与勘探开发刚驶入一个全新的起步发展阶段,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页岩气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地质基础研究工作必受重视,勘探试井及与之相关的产能模拟、压裂等增产开发措施研究也会逐步展开;②基于地质条件、成藏要素及油气产区特殊条件的综合分析,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导性试验建设基地;③在政策扶植和基金支持下,坚持科技攻关,开展多种合作,增进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培养,中国页岩气研究将迅速发展,并会较早结束探索阶段而逐步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
90.
论煤层流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煤层流变引起的煤厚变化,一种是由于煤中芳香核的聚集、滑移而造成的韧性流变。另一种是由煤的碎裂流动所造成的脆性流变。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韧脆性流变。造成不同类型流变的原因一是动力的功能作用;二是耗散的流变环境。流变模型可用粘塑性宾汉体的力学模式表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