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纤维形貌的PU膜,分析纤维形貌对氧等离子处理的PU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研究氧等离子体处理的膜材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不会改变静电纺PU膜原有的纤维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但会在膜材料表面接枝—OH基团,使得疏水性静电纺PU膜具有亲水性(22.6°)和水下疏油性(155.9°);同时,纤维的直径越小,直径不匀越明显,等离子体处理的PU膜的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越优异。另外,等离子体处理的膜材料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时,不同纤维形貌的膜材料的油水分离效率均高于99.5%。纤维直径和直径不匀会影响膜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孔隙率,造成油水分离的水通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说明了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下变频单元中数控振荡器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采用Altera公司的IP核设计高性能数控振荡器的新方法,仿真表明采用移位相加结构的CORDIC算法仅消耗FPGA的逻辑单元,可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保证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地热井水位的监测是地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为了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平衡利用地热资源,使得监测工作日趋常态化。目前水位测量的工作主要在地热井的套管内来实现,或直接下入测线、或以并列安装在泵管上的测管作为通道来完成测量工作,其中前者由于潜水泵的泵管和电缆易与测线发生缠绕,影响测量精度,后者由于系统不完善经常无法测量,无法达到监测测量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连通器原理的套管外水位测管系统,并通过在试验井的安装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及实用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空压机增风改造的方法,并介绍了脱湿增风改造原理及其实践效果,在新余钢铁公司气体厂1TY-575/5.5-Ⅲ型空压机增风改造中应用,使空压机夏季平均风量可提高8%左右,而且空气压缩的单位电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影响织物摩擦色牢度的因素很多,现根据实践操作分析了其中的几个因素,即织物表面形态的、织物结构、活性染料化学结构、染色程度和柔软剂及染色的影响,对于各因素的作用原理作出了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也作出了阐述,分析结果对生产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来《纺织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出了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课程定位不清、教材难度过大和缺少听说环节等问题,并且对该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残差点退化的四向最小二乘InSAR相位解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位解缠是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如何有效地处理相位残差点是相位解缠的难点.为有效去除或抑制残差点,提出了一种残差点退化的四向最小二乘解缠算法,该算法首先检测干涉图中的残差点,然后利用残差点的邻域像素对其进行补偿,最后使用四向最小二乘法进行相位解缠,取得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残差点密度较大的干涉图具有较好的解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电磁无损检测领域,涡流检测技术被用于导电材料的检测,电容成像技术被用于绝缘材料的检测.而针对玻纤复合材料修复结构这类"绝缘-导电"混合结构,单一涡流或电容技术无法实现混合结构各层材料中多类型缺陷的全面检测.通过采用平面线圈探头及较高频率激励,线圈电容效应得以增强,结合线圈本身的电感效应,可同时实现电容、涡流两种模式的检测,弥补单一技术的固有局限性.从双模式检测系统电容效应、检测系统等效电路分析及被测对象参数对阻抗测量影响三个角度对双模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采用平面线圈探头的电容-涡流双模式检测系统,并对玻璃钢和"玻璃钢-金属"混合结构两类典型试块中的表面与隐藏缺陷进行了检测.结果 表明,基于平面线圈电容电感效应的双模式检测技术可同时实现对绝缘材料与导电材料中缺陷的检测,并可根据不同激励频率下的探头响应实现缺陷的区辨,有望满足复合材料修复结构等"绝缘-导电"混合结构的全面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朱挺 《中国新通信》2013,(13):46-46
目前即时通讯系统已经是网络上最为流行的通讯系统,即时通信让人们的沟通变得廉价、简便、快速,为人们之间创建了一种新型的的沟通方式。本文首先对即时通讯系统研究概述,其次,对即时通讯系统设计进行了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