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双乙酸钠的应用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双乙酸钠的性质、应用及生产工艺。开发了以纯碱和醋酸为原料生产双乙酸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钒尾渣远红外涂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提钒尾渣经过热处理和改性,作为远红外涂料的填料,替代钴系列黑色颜料,通过配比设计,配制出远红外涂料,经过性能检测和节能试验表明该涂料性能优异、节能效果显著,适用于中高温工业窑炉.  相似文献   
13.
工程装备是联合应急作战工程装备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工程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如何使我军工程装备完成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跨越,从而更好地适应海上应急作战的战场环境,是海上应急作战军事行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能球磨制备了EeAl合金,为了更好的了解球磨时间对各相成分变化的影响,主要利用穆斯堡尔谱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对Fe—Al高能球磨过程中的三相(fcc AlFey,顺磁性的bcc和铁磁性的bcc)比重的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磷酸脲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磷酸脲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①湖北省化工研究设计院(430073)刘安强向小丽磷酸脲(Useaphoshate),又称尿素磷酸盐,是一种由磷酸和尿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磷酸复盐。磷酸脲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14年首先申请专利[1]。20至4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TiAlN薄膜,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薄膜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镜、纳米力学探针、划痕测试仪对薄膜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极化测试研究了薄膜在含Cl-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N_2流量的升高,TiAlN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先升高后降低,当N_2流量为10sccm时,薄膜具有最高的硬度和结合力,分别为30.7GPa和44.2N,其耐腐蚀性能最优。随着Al靶功率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当Al靶功率为90W时,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8.6GPa和38.4N,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能。随着基体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逐渐增大,基体温度低于300℃时,增大幅度较明显,基体温度高于300℃时,二者增加幅度趋于平缓,薄膜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我国磷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硫资源紧缺及磷石膏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我国磷肥产业发展建议:稳定出口,加速海外扩张,坚持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研究了纯锌和锌铝伪合金涂层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原始涂层及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的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盐雾时间的增加,纯锌涂层表面逐渐生成疏松多孔的胞状腐蚀产物层,主要腐蚀产物为Zn5(OH)8Cl2H2O、ZnO和Zn5(CO3)2(OH)6,盐雾试验达到768 h后腐蚀产物层局部区域发生龟裂.锌铝伪合金涂层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层,主要为Zn5(OH)8Cl2H2O、Zn0.71Al0.29(OH)2(CO3)0.145·xH2O及ZnAl2O4.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两种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均逐渐增大,但锌铝伪合金涂层的阻抗要明显大于纯锌涂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弧喷涂法制备Zn-Al-Mg-La-Ce涂层,通过盐雾试验对涂层进行腐蚀,利用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手段对腐蚀前后的Zn-Al-Mg-La-Ce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Zn-Al-Mg-La-Ce涂层具有较好的自封闭效果,组织致密,在腐蚀过程中表面的微观孔隙能够被自身的腐蚀产物有效堵塞,涂层表面形成的致密腐蚀产物层能够阻止腐蚀的进一步发生.因此,Zn-Al-Mg-La-Ce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两套模具控制变形,通过反复镦挤变形实现大塑性变形,成功制备了纳米晶纯铜材料。研究了镦挤变形过程的组织变化规律,以及镦挤次数、变形量与纳米纯铜显微硬度、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纯铜经过110次的反复的镦挤变形后,获得了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为77.1nm左右,显微硬度达到1610MPa(HV)。多方向的镦挤变形对细化晶粒过程有显著影响。多方向的镦挤变形,使平行滑移带形成网状结构,有效地使块体材料晶粒细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晶粒逐步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