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ICU谵妄主要是指普通医学疾患者住ICU时发生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国外有报道约60%~70%老年患者在住ICU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谵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阳性表达物质CD44v6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survivin主要在细胞质。60例大肠癌CD44v6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与肿瘤临床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酒火炙水蛭的生物活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洪宇  李洪  陈媛媛  杨娟  蒋祖凯 《中国药房》2007,18(18):1371-1372
目的:评价酒火炙水蛭的生物活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NK法统计生水蛭、酒炙水蛭、酒火炙水蛭3组的抗凝血酶活性,并进行小鼠最大给药量实验:给予小鼠156mg酒火炙水蛭1d的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中国药典》规定成人每日最大服用量的130倍)。结果:传统酒炙水蛭组与生水蛭组、酒火炙水蛭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酒火炙水蛭组与生水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实验小鼠未见异常,无死亡。结论:酒火炙水蛭具有较好抗凝活性,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T细胞,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并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新模式。笔者所在医院2006-12~2008-05共收治27例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单采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成熟为DC后回输治疗。现将免疫治疗护理后效果评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至丸加味方时衰老模型大鼠体内自由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5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至丸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1.5、7.0、3.5 g·kg-1·d-1);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他组均采用D-半乳糖300 mg·kg-1·d-1腹腔注射2个月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二至丸加味方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检测各组大鼠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脾脏指数.[结果]模型大鼠全血SOD、血清IL-2水平以及脾脏指数均显著性降低,而血清MDA水平显著性升高(均P<0.05);二至丸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SOD、IL-2水平及脾脏指数,降低MDA水平(P<0.05或P<0.01).[结论]二至丸加味方抗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医生角度看医患关系重要性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医师应细心地发现患者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着高度的责任心,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首先做全面、规范、系统的检查,然后得出正确诊断,制定完善的治疗计划,精心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医生的态度与行为是老年患者接受口腔治疗的一个前提,取得治疗成功的第一步是医生自我分析并改正不符合身份的因素。恰当的行为和言语可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适应性,提高义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HIV感染者HIV、HCV复合感染状况以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CD4+细胞计数和HCV RNA的变化。方法测定HIV感染者HCV—IgG、CD4+细胞计数、血浆HIV和HCV病毒栽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应用HAART后CIM+细胞计数和HCV RNA的变化。结果228名HIV感染者中,HCV—IgG阳性率88、6%(202/228)。在HAART超过6个月且HCV—IgG阳性的病人中,HIV RNA阴性(B组)的CD4+细胞计数显著高于HIV RNA阳性的患者(A组)(P=0.020);而两组的HCV RNA病毒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河南地区HIV、HCV复合感染在血液传播的HI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经HAART治疗的患者随着血浆HIV RNA转阴,CD4+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但血浆中HCV RNA的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厄贝沙坦联用或单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9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随机分三组,辛伐他汀组32人给予辛伐他汀20mg/日,厄贝沙坦组33人给予厄贝沙坦应用75mg/日,联合治疗组34人给予辛伐他汀20mg/日同时联合厄贝沙坦应用75mg/日,疗程均为24周,所有病人均予降血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及24h尿微量白蛋白(uMA)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三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微量白蛋白(24huMA)均降低,但联合用药组降低(76.4±35.3)mg.24h-1比单用辛伐他汀或厄贝沙坦组降低[(35.7±19.3),(52.8±24.1)mg.24h-1]明显(P<0.05),三组血脂和血压均有所改善,联合用药组改善明显。结论联合使用辛伐他汀和厄贝沙坦治疗EDN效果优于单用辛伐他汀或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0.5kg,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静注生理盐水1ml/kg)、模型组(I/R组,静注生理盐水1ml/kg)、大豆异黄酮组(sif组,静注soyifolavones10mg/kg)。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组和sif组于再灌注前15分钟分别耳缘静脉注射静注生理盐水1ml/kg和sovisoflaVones10mg/kg;sham组开胸后仅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但不结扎,于相同时间静注生理盐水1ml/kg。分别观察缺血前、缺血后45分钟、再灌注90分钟家兔的心电图S-T段、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心肌受损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①I/R组较sham组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P<0.05),血清CK、LDH活性、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见细胞核周出现明显空泡化。电镜下可见肌丝断裂、线粒体破坏、核浓缩。②与I/R组比,sif组再灌后S-T段明显降低(P<0.05),血清CK、LDH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和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①Sif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②Sif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增强心肌抗氧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生物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