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中药甘松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对甘松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重叠峰和包埋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选择离子法(SIA)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保留指数(PTRI),用NIST质谱库对解析后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结果定性分析出69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98%。结论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比单用GC-MS法定性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2.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且不易愈合等,其中腰背疼痛最常见。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96例研究对象选自随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比对组患者单纯用罗哌卡因麻醉,分析组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比对分析2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分娩方式.结果 分析组麻醉10...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和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对照组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总病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药物使用不当、药材因素、运输储存不当、药物相互作用4个方面分析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包括加强中药质量管理与宣传工作,合理用药,加大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等,以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皂角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皂角刺是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主要产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民间及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皂角刺能"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本草崇原>记载,皂角刺能"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等.现代药理试验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肿瘤等作用.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扩大.现将皂角刺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促进我院门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门诊用药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抽取1 200张,依据处方点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参考文献和药品说明书进行处方点评,按2015年7-12月和2016年1-6月分别进行药物品种数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比较分析。结果:2015年7-12月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2.28种、金额160.08元;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1.67%,注射剂处方比例18.33%;不合理处方比例13.50% (81/60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8.64%(7/81),用药不适宜处方占83.95%(68/81),超常处方占7.41% (6/81)。2016年1-6月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2.53种、金额167.45元;抗菌药物处方比例19.83%,注射剂处方比例19.17%;不合理处方比例9.67%(58/600),其中,无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占87.93%(51/58),超常处方占12.07%(7/58)。结论:药师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将处方点评和分析结果定期公示,及时完善电子处方信息系统,可有效减少处方不合理现象,防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监控在门诊药房相似药品管理的应用,减少和消除门诊药房相似药品导致的差错和接近失误事件。方法:以“减少门诊药房相似药品差错及接近失误率”为质量改进项目,通过调查统计门诊药房中一些易发错药品的品种,对我院2015年监控的差错和接近失误事件记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随着质量改进监控的进行,2015年我院门诊药房相似药品差错及接近差错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门诊药房相似药品差错及接近失误率质量改进监控可使门诊用药更加规范有效,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10S精益管理在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以美化环境、减少浪费、提升医务人员素养.方法:实施10S精益管理,对物品和药品进行分类、定位、标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并建立监督机制.结果:PIVAS实施10S精益管理后,我院内外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标识正确率提高(P<0.05),药品调配差错减少(P<0.05),医务人员素养提升.结论:10S精益管理可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医务人员素养,减少药品调配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总结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患儿使用注射用炎琥宁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儿童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后发生的1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鱼骨图对ADR的发生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对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32例注射用炎琥宁所致ADR主要发生于0~3岁婴幼儿;最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严重ADR 12例,占9.09%。ADR的发生与超适应证、超疗程用药、静脉用药浓度与滴速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相关。结论 临床应加强注射用炎琥宁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时监测与干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