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3种暂时冠桥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  章非敏  陆支越 《口腔医学》2004,24(3):163-165
目的 评价 3种暂时冠桥修复材料临床使用性能及其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采用PerfectTEMPII暂时冠桥修复材料、预成聚羧酸酯甲冠和丙烯酸自凝塑料制作暂时冠桥。暂时冠桥戴入后即刻及戴入后2周分别评价其边缘完整性、颜色匹配、表面染色、疼痛 /敏感、牙龈状况、牙龈指数和牙周指数。结果 各组暂时冠桥的边缘完整性、疼痛 /敏感、牙龈指数和牙周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颜色匹配、表面染色、牙龈状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PerfectTEMPII暂时冠桥修复材料和预成聚羧酸酯甲冠制作暂时冠桥部分指标优于丙烯酸自凝塑料。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紫外线对几种树脂基材料老化颜色的影响。方法制作树脂试件5枚/组(A组,Biscem;B组,PermaCem;C组,Choice;D组,Elite Flo;E组,Clearfil AP-X;F组,Dyract extra;G组,Durafill VS;H组,Filtek Z350Universal)。在黑暗环境保持24h后用色度计测量颜色值CIE L*、a*、b*,随后各组试件分别在紫外线照射老化8h、16h、24h再次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照射后试件均显示了一定程度的颜色值变化,树脂水门汀色差值变化范围从8h内的2.31~2.60到24h时的3.27~7.19,树脂充填材料色差值变化范围从8h内的1.35~2.66到24h时的3.36~14.31。其中,PermaCem、Durafill VS、FiltekZ350Universal24h后出现较大的色差值,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紫外线老化能够引起树脂基材料发生颜色改变,除PermaCem、Durafill VS、Filtek Z350Universal同类产品不同品牌的颜色稳定性24h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倾斜角度下植入微种植体时,不同载荷对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为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软件处理.建立倾斜角度分别为30°,45°,60°,90°的4组微种植体支抗模型,分析在0.98 N(100 g力)、1.96 N(200 g力)、2.94 N(300 g力)、3.92 N(400 g力)水平力作用下,微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及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不同角度不同载荷下微种植体颈部为应力集中区,Von-Mises应力及位移峰值随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微种植体90°植入,在3.92 N(400 g力)水平力作用下最大Von-Mises应力峰值为19.263 MPa,最大位移峰值为1.234 4 μm.结论:微种植体可在90°内载荷3.92 N(400 g力)以内的水平向正畸力.减小微种植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提高其载荷水平向正畸力的能力,提示临床应选择尽量倾斜于颊侧牙槽骨的方向植入微支抗种植体.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CaSO4晶须和MgSO4晶须对复合树脂的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CaSO4晶须和MgSO4晶须,以硬脂酸钠改性剂表面改性,随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1%、10%、20%、30%混合添加到复合树脂中,固化后评价其三点抗弯强度,扫描电镜观察断面形态.结果 添加2种晶须的质量分数在10%及以下时,复合树脂的三点抗弯强度均下降,质量分数为20%和30%时,MgsO4晶须组的三点抗弯强度增加.结论 添加适当比例的MgSO4晶须可以提高复合树脂的三点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micro-CT评价不同封闭技术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根管上颌前牙40颗,截冠后,使牙根长度为12 mm。利用ProTaper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用牙胶尖和(或)iRoot SP分别使用冷侧压法、热牙胶法、单尖法、纯糊剂法完成充填。1周后,应用micro-CT扫描并测量分析根管内存在的间隙,计算各组存在气泡的横截面比例和充填材料整体、冠1/3、中1/3、尖1/3的体积比,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热牙胶组存在气泡的横截面比例最少(P<0.05);整体、冠1/3、中1/3热牙胶组的充填材料体积比最大(P<0.05),而尖1/3纯糊剂组的充填材料体积比最大(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所有封闭技术均不能避免气泡产生,热牙胶法充填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上中切牙不同基底冠材料全瓷冠受载时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运用逆向工程软件构建上颌中切牙全瓷冠(双层冠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选择氧化锆全瓷冠、氧化铝全瓷冠为实验组,贵金属烤瓷冠为对照组,施以不同部位静态载荷模拟加载,分析其应力分布趋势的异同。结果:应力分布云图显示,不同基底冠材料的全瓷冠应力分布趋势相同,载荷区和全冠颈缘为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极值点位于载荷点。不同基底冠材料全瓷冠的应力值不同,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基底冠的等效应力极值相应增加,而饰面瓷则适当减小;基底冠弹性模量的增加也会使得基底冠与预备体界面、基底冠与饰面瓷界面以及邻面颈缘的张应力显著提高,饰面瓷的张应力则稍有下降。结论:高弹性模量基底冠可降低上中切牙全瓷冠饰面瓷的折裂风险。  相似文献   
67.
目的:考察加入不同厚度的饰面瓷在0.2mm氧化铝上双层烤瓷贴面颜色的变化。方法:10个氧化铝圆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分别堆加0.4mm和0.6mm的比色B4饰面瓷,底质上覆盖没有饰面的圆片和2种不同厚度饰面瓷的圆片后,测量颜色参数L~*a~*b~*,并计算色差(ΔE)。结果:第1组和第2组在底质上覆盖氧化铝圆片上堆加饰面瓷前后,颜色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2和0.0075;2组之间已存在差异,P为0.0001。结论:当烤瓷贴面厚度增加时,其遮色能力增加,且颜色偏蓝。  相似文献   
68.
TiAdapt种植系统是一种将基桩和种植体通过金螺丝直接固定在一起的系统。螺丝的松开和断裂与预加载力及反复松紧过程密切相关。我们将基桩和种植体反复松紧,观察该过程对3种不同型号的基桩种植体结合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磷酸酯单体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MDP)提高四方相氧化锆与树脂间化学粘接的作用机制进行解释。方法 分别构建MDP、四方相氧化锆陶瓷晶体以及两者反应的数字模型,采用热力学方法对MDP分子与四方相氧化锆晶体簇相互作用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进行计算。结果MDP与四方相氧化锆晶体簇可能发生单配位形式和双配位形式的结合,其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147.761和-158.073 kJ·mol-1,说明MDP能够与四方相氧化锆晶体发生化学结合,平衡常数较高(4.95×1027)的双配位结合形式较平衡常数较低(7.72×1025)的单配位结合形式更为稳定。结论 MDP能够通过与四方相氧化锆陶瓷以双配位形式发生化学结合来提高其与树脂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四种生物膜的表面形态及生物相容性,比较它们对 MC3 T3-E1细胞粘附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成膜材料与制备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以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作为膜材料,浇铸及电纺两种方法分别制备生物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种膜表面结构,CCK-8法检测膜上 MC3T3-E1细胞1、3、7 d增殖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反应检测粘附相关基因。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浇铸膜表面具有孔隙结构,电纺膜表面电纺丝交织成网;CCK-8检测中3 d、7 d 时 PLGA 膜上细胞增殖量大于 PCL膜(P<0.05),与制备方法无关(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除 PCL 电纺膜表面细胞铺展不佳外,其余膜上细胞生长良好;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发现 PCL浇铸膜上细胞整合素基因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0.05),且不同材料与制备方法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LGA膜有利于 MC3T3-E1细胞增殖,而 PCL 浇铸膜适合细胞粘附。因此,相对单一材料或成膜方式,PLGA与 PCL及浇铸、电纺法的混合膜可成为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