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6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医药卫生   1122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索整合素αv、β1亚基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4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整合素αv、β1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整合素各亚基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整合素αv、β1亚基的阳性染色强度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显著增高,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整合素αv、β1亚基的表达强度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行为的调控,同时二者在表达上存在相关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历代中医在其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治疗本病除了控制糖尿病、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对症支持治疗、局部清创引流及血管重建术等外,多主张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内治外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下谨予介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32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予中医辩证治疗,并在分型基础上分别加用疏血通、血栓通及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68.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愈率34.38%,总有效率75.00%。两组显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和导管后型(成人型)两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最常见的心内合并畸形是室间隔缺损,少见的合并畸形有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等心脏复杂畸形。目前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手术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均较为复杂。我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5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临床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①将1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②常规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口服。③随访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BNP(脑利钠肽)水平,测定心率、血压变化,检测6min步行试验。结果①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后卡维地洛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6min步行试验均有明显提高,但卡维地洛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结论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地震中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地震中严重创伤感染7例(创面8处),总结VSD技术修复这类创面的临床特点.结果 VSD技术处理后创面特点:患肢的水肿消退明显;创面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创面的肉芽生成良好;患者全身反应轻,没有出现负氮平衡.结论 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中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检测生化标志物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MYO、cTnI、CK—MB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CRP使用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MYO、cTnI、CK-MB和CRP浓度和时间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83例)和溶栓未通组(44例)上述指标的连续、动态演变。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YO、cTnI、CK—MB和CRP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1)。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峰值时间出现更早,分别为(6.1±2.4)h、(13.8±3.5)h、(14.4±3.8)h和(25.2±5.7)h(P〈0.01);再通组MYO和CRP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MYO、cTnI、CK—MB和CRP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YO、cTnI、CK-MB和CRP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能更早期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CRP对溶栓后冠脉再通的判断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1株罕见的泛耐药黏液型鲍曼不动杆菌(slime-production pandmg-re-sistant A. baumannii,SPAB),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2008年与2007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比较两年间流行特征的异同,为2008年后半年麻疹的控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疫情监测系统数据》中麻疹的个案资料,抽取广州市2007年3-9月的2809例麻疹病例,及2008年1-5月的1003例病例,对其免疫史情况、发病年龄构成、户籍性质分布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年间麻疹病例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上半年,相比2007年8月龄-14岁麻疹免疫目标人群发病所占比例下降(P〈0.05),未到初免年龄(8月龄)病例中6-8月龄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两年中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仍然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麻疹免疫目标人群的麻疹控制较2007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目标人群(8月龄-14岁以外人群)、免疫空白人群及流动人口是麻疹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Proseal喉罩(PLMA)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与传统气管插管(ETT)比较.方法 6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PLMA组及ETT组.记录2组置入时间,试插次数,术中气道峰压,血压、心率,以及麻醉并发症.结果 PLMA组置入时间长于ETT组[(48.6±9.3)S比(22.4±5.9)s,P<0.01].2组一次置入成功率、术中气道峰压无明显差异(P>0.05).PLMA组置罩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而ETT组置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增高(P<0.05).PLMA组苏醒期患者呛咳、体动及术后3 h咽喉痛的发生率[6.7%(2/30),10.0%(3/30)]明显少于ETT组[46.7%(14/30),33.3%(10/30)](P<0.05).结论 PLMA可安全有效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