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中机械通气给氧的方式和效果。方法17例煤工尘肺患者在全麻、机械通气控制下进行全肺大容量灌洗术。术中监测SaO2、PaO2。结果单肺通气及引流末时SaO2和PaO2明显下降;引流末纯氧加压通气后SaO2和PaO2明显上升。结论术中单肺通气时间尽可能短。引流末纯氧加压通气可迅速提高PaO2,增加氧贮备,保证灌洗术中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32.
大鼠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外周神经组织工程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F344大鼠的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研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核型分析研究遗传学性能,最后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体外标记。结果脂肪干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CD11b、CD45、CD49d、CD80、CD86表达阴性,MHCⅠ、MHCⅡ表达弱阳性,CD29、CD44、CD54的表达阳性。第11代以前的脂肪干细胞有较强的活力和增殖能力,体外培养至第10代,其细胞仍稳定为二倍体核型。BrdU可标记其核。结论脂肪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其形态和表面标志均类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在体外分化为类许旺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为外周神经组织工程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全反式视黄酸、forskolin、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heregulin依次联合诱导,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鉴定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等许旺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与原代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共培养研究诱导后细胞的功能.结果 诱导后ADSCs形态类似许旺细胞.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显示S-100和GFAP的最高表达率分别为(78.08±6.08)%和(72.38±6.43)%,双重表达率为(60.76±6.43)%.Western blot显示诱导后细胞同时表达这两种蛋白.诱导后细胞能明显增加DRG神经元的突起向外生长.结论 诱导后ADSCs的表型和功能特征证实大鼠ADSCs在体外可分化为类许旺细胞.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细菌病原体 IgM抗体分布特征。方法收集4060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常见病原体 IgM抗体。结果4060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27.6%),Q热立克次体阳性率最低(0.5%)。不同年龄组间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混合感染510例,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合并感染。结论肺炎支原体是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非细菌病原体;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各种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易感性;肺炎支原体和其他非细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Ⅱa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MK?235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早期成骨和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hPDLCs,分别用浓度为0、50、100、250、500 nmol/L的LMK?235处理第三代hPDLCs 3 d。MTT法检测hPDLCs的增殖,同时qRT?PCR检测成骨及成牙本质相关因子Runx2、ALP及D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100 nmol/L的LMK?235对hPDL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qRT?PCR结果表明100 nmol/L处理组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77倍(P<0.05);而ALP mRNA的表达水平在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100 nmol/L处理组表达量最高;DMP?1 mRNA的表达水平在50 nmol/L及100 nmol/L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浓度为100 nmol/L的Ⅱa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MK?235促进hPDLCs增殖,并通过上调Runx2、ALP、DMP?1等成骨及成牙本质相关因子mRNA表达来促进hPDLCs早期成骨及成牙本质分化。  相似文献   
36.
患儿男,1天。因出生后发现全身红色斑疹,下肢左右不对称收入院。体检:右面部、鼻根部、背部、右胸腹部、臀部、四肢(右侧多于左侧)均可见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大小不等的淡紫红色斑疹,压之色减淡,哭闹时斑疹色加深。双下肢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双足不等大(右>左),右下肢比左下肢长3cm,大腿围右侧比左侧粗1.5cm,小腿围右侧比左侧粗1cm, 窝温度:右侧35.9℃,左侧35.8℃,四肢未见静脉曲张,余无异常。血液微循环示右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患儿7个月时随访发现皮疹色变淡,在哭闹时明显。下肢不对称更明显,且面部发育右侧大于左侧。本综合征又称骨肥大…  相似文献   
37.
杨月  江丽 《中华医护杂志》2006,3(5):429-429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患者病情凶险,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洗胃,常常出现胃管插入气道;洗胃过程中也常因呕吐物返流引起窒息,或返流液误入气道引起继发性肺部感染。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本文对SAOPP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洗胃法,保证了洗胃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8.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中假尿苷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中假尿苷检测的意义江丽梁统凌光鑫莫丽儿张宇明杨志刚刘国勋程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正常人、良性血液病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和尿中假尿苷(Ψ)的含量并对2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进行动态观察,旨在探讨Ψ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目前文献报道使用的5种不同方法制备的人源性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优劣,以确定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的制备流程.方法 将人源性神经按5种不同方法进行化学萃取,制备的外周神经支架材料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S-100、Col I)和透射电镜、氮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5种方法去除许旺细胞、髓鞘和轴突等抗原成分以及基底膜保存完好的情况.结果 分别萃取2次持续24 h组神经的HE染色显示去除细胞和轴突彻底,纵切片上未见任何细胞,红染的神经内膜呈波浪状纵形排列,轴突、髓鞘结构消失而形成管柱状空隙;S-100染色呈阴性;Col I染色结果可以看出其结构呈松散不规则的棕黄色结构,而其它处理组则结构相对整齐的纵向带状结构.透射电镜显示该组与各处理之间髓鞘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氮含量测定显示该组蛋白含量比值最低.结论 使用Triton X-100处理24 h再分别脱氧胆酸钠24 h持续萃取2次,可作为供临床使用的制备人源性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材料的标准流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并探讨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 年12月 317例肾移植术后1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且血清肾功能指标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肾叶间动脉RI中位数为分界,入选病例分为A组(RI <中位数)和B组(RI ≥中位数)。应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供者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HLA错配位点、受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FK506浓度、CsA浓度、24 h尿蛋白含量均考虑为可能影响RI的指标,纳入分析RI的影响因素,用Cox比例风险分析A组与B组术后肾移植物的生存率。结果 以中位数RI (0.64)为分界,A组144例, B组173例。影响RI的因素有受者年龄、24 h尿蛋白量,其他变量均非RI的影响因素。以血清肌酐提高>50%以上为终点事件,A组、B组分别有12例、42例到达终点事件。经Cox比例风险分析,B组肾移植物术后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肾内动脉RI有助于术后早期预测肾移植物术后肾功能的改变及术后生存率、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