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6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郑顺友  朱翌  丁熙  朱形好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839-1841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70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关系.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48例口腔癌对7种临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表达,二者进行比对.结果:(1)口腔癌细胞对DDP、5-Fu、VCR、CTX、BLM、HHA、VM-26的敏感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敏感率分别为75%、56%、63%、48%、48%、35%、52%.(2)48例口腔癌组织中,38例HSP-70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9%,其中弱阳性22例(46%),中度阳性11例(23%),强阳性5例(10%).(3)HSP-70表达和DDP的药物敏感试验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72%、75%、71%,而其他药物的符合率均低于40%,提示HSP-70和DDP药物敏感可能相关.结论:口腔癌HSP-70表达和肿瘤化疗中DDP的药物敏感存在相关性,其蛋白检测结合MTT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口腔癌临床治疗中个体化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能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12/2005-12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167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奇偶序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83例。①治疗组采用HKSW-O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工作电压7~10V,冲击波频率60次/min,治疗时间15min。②对照组除机器探头未与治疗部位充分有效接触外,定位及治疗参数设置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次,间隔5d治疗1次。①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测评:包括感觉类评分(0~33分)、情感类评分(0~12分)、疼痛总分(0~45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0~10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0~5分),以上各项分值越高,表示疼痛强度越大。②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好转为疼痛略减轻;无效为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③患者治疗后第3天复诊时进行副作用观察,包括皮肤发红、疼痛、肿胀及其他(如恶心、眩晕、异感等)。结果:16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感觉类、情感类、疼痛总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639~3.416,P<0.01)。除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外,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感觉类、情感类、疼痛总分及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467~3.487,P<0.01)。②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2.33,P<0.01)。③治疗后第3天复诊时治疗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组患者有少部分病例会出现皮肤发红和局部疼痛,而肿胀和其他副作用几乎不出现。结论:高能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安全、有效、简易和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63.
我叫瑞珍好,已患2型糖尿病10年。在患病的岁月中病情时有起伏,而我在医生和家人的陪伴下。克服了最初的无知和恐惧,最终战胜糖尿病,成为一名乐观自信的人。这期间有太多回忆值得珍藏,在此我把自己的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糖友”获得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插管全麻和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股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GA组)和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GEA组),每组各32例。GA组行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CGEA组于麻醉诱导前先行硬膜外麻醉。两组术中静脉维持麻醉,同时辅助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CGEA组硬膜外腔间断给予0.75%布比卡因维持硬膜外麻醉。分别与麻醉后气腹前(T0)、气腹形成后(T1)、术毕排气后麻醉恢复前(T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T1时两组股静脉直径均增加(P〈0.05),T2时仍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均P〈0.05),T1时CGEA组股静脉直径小于GA组(P〈0.05);T1时两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下降(均P〈0.05),G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及气腹引起的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 A组DEX 0.6μg/kg10min泵入,B组相同量生理盐水10min泵入。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患者的躁动评级、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术后24h咽喉疼痛评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躁动和咽喉痛发生率A组比B组明显降低(P<0.05),身体舒适度评分(BCS)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DEX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医用胶和钛板钛钉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的骨愈合状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兔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例采用医用胶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对照组4例采用钛板钛钉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两组均人造成约1.0cm×0.5cm长方形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然后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固定骨折片,8周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来评估。结果两组兔上颌窦骨折片均愈合良好,组织学HE切片也显示为正常骨小梁。结论医用胶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短期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7.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4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进行性加重10个月”于2007—10-26入院。2007年初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并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眠。8年前因颈椎管狭窄症行“颈后路单开门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症状体征未完全缓解,至今仍感双下肢感觉减退,以左侧为重。入院查体:右侧面部无汗,右瞳孔缩小,右眼裂减小;颈后下部、右肩胛骨区压痛;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BUS、CT及强化CT、MRI、DSA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58.2%(23/39),66.7%(18/27),91.7%(11/12)。IOUS诊断阳性率为92%(23/25)。单个肿瘤58例,多发肿瘤6例。单发者位于胰头19例,其中直径4cm1例,胰体17例,胰尾22例;多发者6例均为2枚肿瘤,4例位于胰体,2例分别位于胰体和胰尾各1枚。治疗行肿瘤局部切除39例,胰体尾切除13例加作脾切除6例,胰尾切除8例加作脾切除4例,胰体表面肿瘤直径2cm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摘除1例,自左向右分段切除(盲切法)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良性肿瘤62例,恶性2例。术后胰瘘3例、急性胰腺炎4例均经非手术治愈。64例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62例良性胰岛素瘤术后随诊1~5年血糖正常,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4年和5年复发,再次手术发现胰尾近脾门处分别有直径1cm和1.5cm肿瘤,经胰尾切除后治愈。45例随访8年血糖正常,17例失访。2例恶性胰岛素瘤分别于术后3年和4年复发,因肝转移死亡。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测定IRI/G〉0.3是定性诊断的依据。术中触诊联合IOUS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诊断方法。胰岛素瘤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炎应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观察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56.32±7.86)岁;对照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55.87±8.39)岁。两组均给予剂量模式为6 996 cGy/33 f,每周5次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抗辐喷;观察组采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两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7 d评估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短期疗效,治疗前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分级、疼痛数字评分标准(NRS)评分、口腔评估指南(OAG)量表评分、唾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7d的短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OAG评分、唾液IL-6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OAG评分、唾液IL-6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0.45)分 vs (3.76±0.63)分,P<0.001]、[(9.20±1.05)分 vs (12.76±1.96)分,P<0.001]、[(13.85±2.97)ng/L vs (21.08±4.43)ng/L,P<0.001]、[(28.49±5.24)ng/L vs (39.96±6.56)ng/L,P<0.001]。 结论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炎应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独抗辐喷的疗效,可减轻疼痛,改善口腔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