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7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无肺部病变的婴幼儿肺功能残气量 (FRC)和肺炎婴幼儿FRC的改变。方法 对 36例无肺部病变的婴幼儿 (对照组 )和 2 5例肺炎婴幼儿 (肺炎组 ) ,采用超声流量仪和六氟化硫洗入洗出技术 ,取仰卧位时测量FRC。结果 肺炎婴幼儿FRC为 (9 6± 2 0 )mL/kg ,较对照组婴幼儿FRC(15 7± 3 9)mL/kg显著降低 (P<0 0 1) ;肺炎婴幼儿潮气量 (Vt)为 (6 3± 1 8)mL/kg ,较对照组婴幼儿Vt(8 5± 1 6 )mL/kg显著降低 (P <0 0 5 ) ;肺炎婴幼儿Vt/FRC比值 (0 6 6± 0 15 )与对照组婴幼儿Vt/FRC比值 (0 5 6± 0 12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对照组婴幼儿FRC与身长、体重和年龄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84 6、r =0 739和r =0 72 0(均P <0 0 1)。超声流量仪检测FRC的变异系数为 7 4 % (范围 0~ 2 6 % )。结论 肺炎婴幼儿FRC和Vt较无肺部病变婴幼儿均降低。无肺部病变婴幼儿FRC与身长、体重及年龄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62.
脑膜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MR灌注主要是描述脑微血管网中的血流情况。本文从MR灌注的基本原理及概念、成像方法,图像资料的后处理等几个方面阐明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方法的基本技术方法。通过对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正常人和脑膜瘤血供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介绍,阐明其在术前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脑灌注主要是描述脑血管网中的血流情况.从MR灌注的基本原理及概念、对比剂的应用、成像方法、图像资料的后处理等几个方面阐明MR灌注成像外源示踪剂的基本技术并简述了其他技术方法.通过对MR灌注不同脑肿瘤血供特点的研究,胶质瘤术前分级的研究,对脑肿瘤治疗和治疗后效果的评估以及肿瘤复发与放疗后坏死的鉴别等方面的介绍,阐明其在脑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以及这种新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胶质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胶质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图像、曲线特点及各指标相应数值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作用和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经常规MRI检查证实颅内占位并诊断为胶质瘤的病人进行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检查.使用GE 1.5T Horizon Signa MR扫描仪,行常规增强前后及GE-PET序列扫描;原始图像经在线工作站处理后产生灌注曲线及各功能图像,与常规MR图像进行比较.测量肿瘤不同部位各MR灌注指标相应数值并将所测量数值输入个人电脑,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我们将每例病人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各种灌注指标设置为1,低级别肿瘤中心实质部分、边缘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分别为1.82±1.11,2.67±1.10,0.80±0.37;rCBF值分别为1.73±1.21,3.01±1.60,0.74±0.33;MTT值分别为0.92±0.38,1.03±0.17,1.03±0.27;TTP值分别为0.93±0.42,1.02±0.18,1.02±0.31.高级别肿瘤各相应部位rCBV值分别为2.29±1.31,3.99±0.68,1.23±0.56;rCBF值分别为2.27±1.43,5.41±3.05,1.25±0.81MTT值分别为0.91±0.35,1.07±0.16,1.04±0.20;TTP值分别为0.82±0.38,1.03±0.24,0.93±0.25.不同级别胶质瘤各功能图像及灌注曲线具有不同特点,与病理结果相符.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周边血容积、血流量及瘤周水肿区血容积的相应数值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胶质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图像、曲线及灌注各指标相应数值,可以提供常规MR图像所无法获得的肿瘤血供信息;结合常规MR图像,MR灌注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和自由基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认为:脑梗塞的发生与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害有密切关系。单纯脑缺血而无再灌流者是否也产生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则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了解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对于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  相似文献   
66.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近10年的时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以其空间和时间分辨力较高的优势,已逐渐成为人们对活体脑功能生理、病理活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了感觉刺激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技术、刺激模式、数据后处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7.
DSC MR灌注成像在鉴别良恶性脑膜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肿瘤实质和瘤周水肿区的血供特点,评价DSCMR灌注成像在鉴别良恶性脑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良性25例,恶性8例)行手术前DSCMR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和相应部位rMTT数值,并将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良恶性脑膜瘤实质部分的最大rCBV值及相应部位rMTT数值之间无统计意义差异(t检验,Ρ>0.05)。恶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和相应部位rMTT数值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差异(t检验,Ρ<0.05)。结论DSCMR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8.
创伤性颅脑损伤长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快速的、刺激性的体育运动的出现,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更是经济发达国家导致年轻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统计显示,TBI的发病率居创伤的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全身各部位创伤的9%~2l%,战时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的针刺处方,观察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8-06/1999-04山东省中医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抽签法分为针刺组(n=33)和谷维素组(n=32),另在济南第二钢铁厂女工中随机选取20~30岁健康育龄妇女1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针刺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处方,主穴选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均双取);配穴选取内关、神门、太冲(均双取)百会、膻中。阴虚型患者酌加肝俞、太溪、大赫(均双取);阳虚型可酌配脾俞(双取)、关元。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一次。治疗1次/d,连针6d后休息1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谷维素组患者口服谷维素4周,20mg,3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达1疗程后的Kupperman指数。参照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定法,Kupperman指数比=治疗1疗程以上的Kupperman指数/治疗前Kupperman指数。显效:Kupperman指数比<25%;有效:25%≤Kupperman指数比≤80%;无效:Kupperman指数比>80%。并于初诊后次日与治疗满1个疗程后3d内的上午8:00~9:00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β-内啡肽。正常标准对照组抽血时间同患者治疗后时间。结果:针刺组和谷维素组各脱落2例,原因为外出等。针刺组和谷维素组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为31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潮热出汗、感觉障碍、失眠、易激动、泌尿系统感染、抑郁多疑、眩晕、头痛、关节肌肉痛、心悸、易疲劳、皮肤蚁行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谷维素组(P<0.01,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的Kupperman指数下降幅度更大,与谷维素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针刺组显效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有效率97%;谷维素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有效率73%,针刺组明显优于谷维素组(χ2=4.927,P<0.05)。④治疗前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犤(94.3486±30.8609),(177.1331±43.2032)mg/L,t=7.404,P<0.01犦;针刺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犤(136.1452±54.6915),(94.3486±30.8609)mg/L,t=3.632,P<0.05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在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谷维素。患者血清β-内啡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妇女,针刺治疗后明显升高,可能的机制是针灸改善了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内环境,体现在诱发β-内啡肽的释放增多,导致外周β-内啡肽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70.
本报导1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6±8.2岁,无心脏并发症5例,有心脏并发症9例。在病情稳定和心脏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进行四周程序康复医疗。8例出院前进行了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功能容量平均达到6.42METs。9例在程序2周末和4周末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1.6±10.7%和62.4±12.8%,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P<0.05)。全组病人出院时实现生活自理,并能从事各类家务活动。5例非老年病人在病后半年内复职。该程序活动量循序递增,以自由步行为主,此方案有效,适合我国国情。本也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病例选择、康复程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其出院时评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