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例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采用颅骨牵引,先行后路小关节突松解复位,棘突间自体髂骨植骨钢丝固定手术,完成后更换体位,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固定术,对所有患者术前、后及随访复查时进行JOA评分。结果15例获得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复位率90.1%。除1例JOA评分术后下降外,其余均有所改善,无术中、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1.5年、平均12.1个月,未见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陈旧骨折脱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复位率高,椎管减压彻底,颈椎术后获得即刻稳定,内固定牢固,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军训伤导致慢性外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1月,采用腓骨短肌腱重建修复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方法手术治疗14例慢性外踝不稳,术后踝关节应力位石膏外固定6周。结果经4~12个月的随访复查,优9例,良3例,中2例,总优良率85.7%。结论采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韧带治疗慢性外踝关节不稳疗效满意,可减少慢性外踝关节不稳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腓肠肌内侧肌瓣在胫骨上段恶性肿瘤切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肌瓣在胫骨上段恶性肿瘤切除保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9月,利用腓肠肌内侧肌瓣移位修复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4-57岁,中位数29.7岁。成骨肉瘤4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尤文瘤、滑膜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各1例,病程3-16个月。按照Enneking分期B1例,A9例,B3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术中行外科边缘切除肿瘤组织及其边界外3cm骨骼及肌肉组织,7例定制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置换;2例同种异体移植骨-人工全膝关节复合置换;4例长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制备带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覆盖胫骨假体或移植骨表面,腓肠肌内侧头的肌筋膜与髌腱缝合重建伸膝装置,同时将关节囊、内侧副韧带、绳肌腱止点近端与肌瓣近端缝合,肌瓣远端与胫骨前肌筋膜缝合。结果术后13例均获随访7-4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2个月。全部患者伤口均期愈合,无感染、皮瓣坏死、假体/移植骨外露、移植骨骨折、骨不连等并发症。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因全身转移,术后20个月死亡;1例尤文瘤,术后18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行复发病灶刮除加骨水泥填塞,术后26个月肺转移;1例成骨肉瘤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行截肢术。术后下肢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6例,良4例,差3例。患者术后满意率77%。结论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切除的保肢术中,采用腓肠肌肌瓣移位可修复软组织缺损,降低局部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4.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无传染性的皮肤病。其病程长,易复发,难以根治。若治疗过程中饮食、情志调理不当则易加重病情,难以治愈,故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5.
1982年至1990年我院行腰椎间盘手术436例,将其中18例(4.12%)碎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金花止咳巴布剂的离体小鼠的透皮性能及其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金花止咳巴布剂处方君药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透过离体皮肤的含量,计算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拟合方程。结果:金花止咳巴布剂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在24 h后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分别为33.44%,31.32%,27.33%,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分别为:(1)绿原酸:Higuchi方程,Q=2.546 6t1/2+3.625 1,拟合度=0.971;(2)异绿原酸A:Higuchi方程,Q=1.455 5t1/2+1.787 2,拟合度=0.973;(3)异绿原酸C:Higuchi方程,Q=0.307 4t1/2+0.363 1,拟合度=0.948。结论:金花止咳巴布剂的离体小鼠体外经皮渗透行为以符合Higuchi方程拟合为优,拟合度最高,表明金花止咳巴布剂中有效成分逐步释放,释放速度平缓,释放曲线不会发生时滞现象,具有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特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10年3月间17例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病例,男性9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2岁.病理诊断:脊索瘤2例,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瘤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2例.手术采用以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为主的综合手段控制术区出血,TSRH/ISOLA重建腰骶椎结构.分别于阻断前5min、阻断后5 min、开放前5 min、开放后5 min及术毕记录心率、血压,同时观察和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及尿量.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72 h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分别于术后24 h、48 h、72 h随访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手术成功,无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局部复发,其中1例术后17个月复发,另1例术后23个月复发,前者改用放疗,后者再次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9个月因内固定本松动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平均随访41个月.本组17例,手术时间(258±143)min,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时间(50±11)min,最短30 min,最长64 min.术中失血量1 600~7 500 mL,平均失血量3 100 mL.平均输血量3 326 mL.平均尿量816 mL.术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204±12.44)s,术毕鱼精蛋白拮抗后ACT(118±14.61)s.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断前5 min、阻断后5 min,开放前5min和术毕各时点之间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后5 min与开放前5 min相比,心率明显增快(P〈0.05);开放后5 min与阻断后5 min相比,血压明显下降(P〈0.05),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9%、13%,但心率、血压变化均在临床正常范围.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中应该严格把握适应症.TSRH/ISOLA的固定效果肯定,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生物学优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方法 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68例,用JOA17分法评价术前,术后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情况,测量术前术后椎管矢状径变化.结果 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个月,术后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症状改善.术后颈椎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结论 该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并且只有严谨操作和围术期处理,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可防止脊髓损伤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89.
孙洪 《中外医疗》2012,31(14):109-109
目的观察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28例)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择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污染器械1080件,分为3组,每组齿牙类器械300件,管腔类器械60件,分别接受直接机洗(A组)、酶泡+机洗(B组)、预洗+酶泡+超声+机洗(C组)进行清洗,评价清洁合格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A组、B组、C组的合格率分别为81.1%、92.8%、96.9%,三组间及两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预洗+酶泡+超声+机洗的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