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目的检测Twist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蛋白在69例OSCC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9例OSCC中,Twist阳性表达率71.01%;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wist在OSCC中的表达与不同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Twist蛋白表达与OSCC的不同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癌结节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4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4例患者中癌结节阳性率为17.95%(4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与癌结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是癌结节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死亡风险是癌结节阴性患者的3.836倍(P<0.05)。结论:癌结节的出现可能与颈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有关,癌结节是影响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不良特征。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骨折采用钛板内坚固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对36例髁突骨折采用耳屏前、颌后和下颌进路,应用钛板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复位后的固定,观察术后3个月时张口情况、咬合关系、X线表现。同时发现手术面神经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明显改善。X线显示: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面神经损伤中颞支损伤率为16.7%,下颌缘支的损伤率为8.3%。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颌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手术标本中bcl-2异常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腮腺组织40例及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45例中bcl-2的表达。结果 bcl-2在MEC中的表达水平(66.7%)明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0%)(P<0.05)。bcl-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高、中、低分化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72.3%、83.4%;T1+T2的阳性表达率为44.8%,T3+T4的阳性表达率为83.9%;临床分期Ⅰ+Ⅱ的阳性表达率为48.5%、Ⅲ+Ⅳ的阳性表达率为85.2%。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P=0.223)、年龄(P=0.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bcl-2是检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较好分子标志物,可望用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5.
吻合血管的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下颌骨或伴有颌周软组织缺损畸形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及供区并发症预防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用髂骨复合组织瓣80块,其中携带皮岛15例,与前壁组织瓣串联重建面下1/3大型缺损5例,同时切取双侧髂骨复合组织瓣3例。结果 80块髂骨复合组织瓣中1例失败,79块及相串联的5块前臂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早期普遍存在,术后6个月 ̄1年内大部分逐渐恢复,腹疝,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较少见。结论 单纯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预防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后干槽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需要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将胶原蛋白海绵放入拔牙窝内,对照组常规处理拔牙创,不放置任何药物,术后随访,观察比较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槽症发生率(1/60,1.7%)低于对照组(8/60,1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生牙拔除后拔牙创内放置胶原蛋白海绵可有效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患者29例,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1例患者接受局部病灶刮除术后,有19例痊愈,2例缓解;6例患者接受了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接受了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痊愈。结论外科清创是治疗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有效措施,多数通过口内入路行局部病灶刮除术可彻底清除死骨和炎性肉芽组织,当死骨累及上颌窦底水平或下颌骨连续性时,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下颌骨部分切除术,通过及时外科干预去除病变骨质,以保持局部有活力骨微环境的无菌状态。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类缺损病例9例(男4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低度恶性肿瘤。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后制备颏下岛状皮瓣行同期整复。结果:皮瓣长约为5.0~7.0 cm、宽约为3.0~4.0 cm,血管蒂平均长度为6.3 cm(5.0~7.5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心端坏死约1/5,经修剪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复诊患者语音、张口及吞咽功能良好。术后随访2~3年,无原发灶复发及颈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范围未过腭中缝的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上颌骨后份缺损(ClassⅡb缺损)可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血管蒂长度足够,皮瓣大小及厚度合适,手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在21只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中,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一侧选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修复骨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单纯以松质骨微粒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2、4、8周,分别处死7只实验动物,分别对标本进行大体、X线摄片、组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根据Lane—Sandhu骨移植X线片评分标准和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法,对X线检查结果和组织学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进行量化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不同时期,实验组新生血管的量、新生纤维组织、新生骨质均较对照组多。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和成骨;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自体松质骨微粒可用于颌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直接麻醉)、Akinosi法麻醉与Gow-Gates法麻醉对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需拔除下颌智齿患者420例。分别施行直接麻醉、Akinosi法麻醉或Gow-Gates法麻醉,比较其麻醉成功率和优缺点。结果直接麻醉法A级118例(占84.3%);Gow-Gates法A级136例(占97.1%);Akinosi-Vazirani法A级133例(占95%)。直接麻醉法有23例注射麻药前回抽有血,经改变方向后重新注射;Gow-Gates法与Akinosi-Vazirani法无回抽有血病例。结论Gow-Gates法和Akinosi-Vazirani法均可替代直接麻醉方法。其中Akinosi-Vazirani法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精神紧张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