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6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615篇
工业技术   946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738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吸附储热是一种有着较高储热密度和较低热损失的储热方式.沸石-液态水吸附储热系统以沸石颗粒作为储热介质,具有系统简单、换热性能好和储热密度大等优点.利用Fluent建立了反应器二维轴对称对流换热模型,分析了进水流速、反应器高径比和颗粒粒径对系统释热过程出口水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计算条件下,该系统能够获得最大70℃的温升幅度,且进口流速越小,温升幅度越大;高径比越大,温升幅度越大,当高径比≥1.5时,温升不再随高径比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粒径越小,反应速率和温升幅度越大,也越有利于沸石与水的充分反应.本研究有助于完善固-液吸附过程释热特性,为沸石-液态水吸附储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2.
为有效防治危害紫云英的苜蓿叶象甲,笔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叶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喷施10%联苯菊酯乳油30 mL防治苜蓿叶象甲幼虫,速效性和持效性优异,药后7 d和14 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2.2%和98.2%;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 mL的防效次之,药后14 d平均防效分别为86.5%和69.8%;喷施10%虫螨腈悬浮剂50 mL防治苜蓿叶象甲速效性好,药后7 d平均防效为62.4%;喷施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0 g持效性好,药后14 d平均防效为83.4%。  相似文献   
53.
弧光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不易被发现且危害巨大,产生机理复杂,特征具有随机性。针对上述问题,从配电网弧光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弧光接地故障数学模型、弧光接地故障抑制和保护策略、弧光接地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以及弧光接地故障的物理模拟实验与仿真测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配电网弧光接地故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从故障模型研究和数字仿真软件的开发、抑制策略研究和装置的研发、故障识别定位和保护策略、物理模拟和数模混合仿真测试技术4个方面建立配电网弧光接地故障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54.
由于火电机组的功率响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常规线性模型难以精确反映机组实际的一次调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主汽压力等关键因素对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影响,引入阀门流量特性和主汽压力耦合函数、主汽压力模型和调节级压力-负荷动态转换系数,在典型汽轮机模型基础上构建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精细化模型。结合某660 MW超临界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对所建立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型相比,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机组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5.
MGH956合金TLP连接机理及接头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MGH956合金是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造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高温合金,具有高温力学性能好、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好的综合优势。自行研制了中间层合金KCol进行MGH956合金过渡液相(TLP)扩散连接试验,分析了接头组织、成分和连接工艺的关系,确定了MGH956合金TLP扩散连接机理。同时,对MGH956合金焊接接头中产生的夹渣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连接温度1240℃、保温8h条件下,可以获得焊接缺陷少、完整连续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56.
王畅  于洋  倪有金  王林  付光  李金宝 《中国冶金》2022,32(10):97-104
为了减少IF钢轿车外板表面短线缺陷,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从无限冷硬轧辊的组织及其氧化特性的角度对IF钢轿车外板表面短线缺陷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F钢轿车外板表面短线缺陷呈现疤体形貌特征,疤体周围开裂区域存在氧化铁皮残留,疤体内微量元素呈现出高镍、低铬和低硅的特点,与无限冷硬轧辊表层组织的成分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无限冷硬轧辊表层组织存在耐磨颗粒尺寸不均和石墨相球化不完全等问题。由此提出IF钢轿车外板表面短线缺陷主要源自轧制过程中无限冷硬轧辊在使用时表层氧化铁皮剥落和热疲劳开裂的交互作用。采取优化热轧排产制度和精轧机组负荷、加强对轧辊质量轧辊冷却水和润滑剂的管控以及提高轧辊表面质量等改进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A novel Cu-based P/M aircraft brake material was prepared and 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constant sintering temperature, when the sintering pressure increases from 0.5 MPa to 1.5 MPa, the porosity, wear lo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 remarkably. When the sintering pressure increases from 1.5 MPa to 2.5 MPa, the porosity further decreases but in a little degree and wear behaviors are improved slightly. However, once the sintering pressure is larger than 2.5 MPa, it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 For the constant sintering pressure, when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900 ℃ to 930 ℃, the sintered density remarkably-increases, and wear behaviors are obviously improved. For further increasing sintering temperature to l 000 ℃, the density keeps on increasing, but wear behaviors change slightly.  相似文献   
58.
盛广  杨志刚 《金属学报》2006,42(1):23-27
根据Fe—C-Xi合金系的正平衡和准平衡热力学模型,推导了简便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驱动力计算解析式.根据公式,代入合金原始成分和Ae3温度,即可准确计算正平衡和准平衡模式下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驱动力.采用这一方法计算了Fe-C—Mn—Si—Ni—Or—Mo—Cu八元系的正平衡和准平衡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驱动力.  相似文献   
59.
不同于Windows 9x/ME操作系统,Windows NT/2000/XP对硬件实现了屏蔽,对I/O端口实行了严格控制,用户不能对底层I/O端口进行直接访问.论文基于利用PortTalk驱动,开发了对I/O端口直接访问的动态链接库,从而成功解决应用软件访问底层物理端口的问题,并用实例说明了该动态库的调用方法.  相似文献   
60.
A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quation of continuity, the equation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and the equation of general energy to describe the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of TiAl melt by permanent mold centrifugal casting. The model was solved numerically and the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in the centrifugal field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ntrifugal field essentially influences the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of TiAl melt. The melt will first fill the cavity along the back boundary until it reaches the end. After the end is fully filled, the whole cavity will be filled gradually by the way that free surface of the melt moves towards the entrance, hence the entrance is the last part to be filled.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internal defects can be formed in centrifugally cast TiAl components were interpre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