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工业技术   42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98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在搜索引擎、问答系统中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计算问题相似度是NLP领域研究的热点。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记忆网络(LSTM),提出了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CNN)问句相似度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双向递归神经网络提取上下文信息,然后采用1D卷积神经网络将词嵌入信息与上下文信息进行融合;再利用全局最大池化提取关键信息来完成问句的语义表示;最后通过匹配层判断问句对的相似度。在Quora Question Pair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相似度计算方法准确率为83.57%,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2.
针对ARM程序高层代码混淆存在盲目性较强而降低混淆准确度,且很容易被逆向还原的问题。从ARM汇编指令底层研究ARM程序混淆,通过结合ARM架构指令系统的特点,基于模式切换提出一种ARM汇编代码混淆算法,包括指令模式切换混淆、寄存器随机分配混淆和虚假指令混淆,使混淆后汇编代码的控制流变得更加复杂,且对切换地址的寄存器混淆也提高了动态调试跟踪的难度。模式切换及虚假指令混淆也会造成反汇编错误,从复杂强度、逆向弹性和性能开销三方面进行测试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混淆算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程序的控制流循环复杂度,而且能够抵抗反汇编工具的逆向分析。该混淆算法引发的额外体积开销和时间开销较低,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通过构建烟叶原料智能仓储综合管理平台,同时对平台的各个模块进行研究,形成包芯监控、垛内监控、仓间监控和预警等模块,实现烟叶原料智能仓储功能,提高烟叶仓储的精益管理水平,实现了烟叶养护过程数据由传统的手工记录转为系统自动采集,使片烟养护过程的数据具有信息化、可追溯化及可视化功能,实现了对垛内醇化片烟包芯温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无线监测,降低烟叶碳化的风险。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对出入库的片烟RFID信息自动扫码的功能,降低了人工成本。该系统可以对烟叶仓储过程的各个技术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烟叶养护的设备联动,提高烟叶管理水平,保障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64.
在分析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TV的谐波等效电路进行了介绍,并对简化谐波等效电路及其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根据TV的谐波等效电路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探究其对不同频率下的谐波电压测量的准确性.设计了相应的物理试验平台,开展了TV谐波测量误差分析的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低次谐波下TV能进行准确的测量,而当谐波次数较高时TV的测量误差随之增加,不满足测量准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65.
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菌株——QSJU001.该菌株能在以聚丙烯酰胺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对该菌进行16Sr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的相似性均为99%.利用该菌属与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构建该菌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菌株的碱基差别最小.该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亲缘关系最近,属于不动杆菌属.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对聚丙烯酰胺降解率基本稳定在33%左右,对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添加稀土Er于熔剂中对铸态AZ91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熔炼时在熔剂(42%MnCl2 53%LiCl 5?F2,质量分数,%)中添加稀土Er对铸态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断口形貌以及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剂中添加稀土Er能够去除镁合金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熔剂夹杂,净化镁合金熔体,提高铸态AZ91镁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当熔剂中添加10%的稀土Er时,镁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分别从156MPa和1.8%上升到最大值220MPa和4.1%;同时,镁合金在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从1.20mg/(cm2.d)下降到最小值0.15mg/(cm2.d);然而,随着稀土Er在熔剂中添加量的进一步提高,合金中开始有φ-(Al7ErMn5)和τ-(Al66.7Mg23.3Er10)等含有稀土Er的相生成,消耗了合金中的Al和Mn元素,改变了β-(Mg17Al12)相的形态;而且沿枝晶界附近分布的粗大φ-(Al7ErMn5)相降低了枝晶之间的结合力,使得合金的σb和δ下降;同时,部分网状的β-(Mg17Al12)相断裂,呈离散的块状,导致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加;熔剂中添加稀土Er不改变镁合金的断裂机理,断裂机制仍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67.
68.
For the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different sized SiC particles (10 μm, 20 μm and 63 μm) were fabricated by squeeze ca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ir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was discussed. The composites are free of porosity and the SiC particles a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in the composi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20 - 100 ℃ ) of SiCp/Cu composites are in the range of (8.4 - 9.2) × 10-6/℃, and smaller expansion coefficient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composites with finer SiC particles because of the larger restriction in expansion through interfaces. Their thermal conductivities are reduc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iC size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terfacial thermal resista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dominant as the particles becomes smaller.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铸造用接枝改性动物胶粘结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在分析铸造用动物胶粘结剂的接枝共聚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试验了乳化剂用量及乳化时间、引发剂加入量、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交联剂加入量、丙烯酸甲酯加入量等因素对动物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接枝改性工艺。  相似文献   
70.
Fe、Si对工业纯铝晶粒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AlTiB晶粒细化剂对高纯铝、工业纯铝的细化及Al-10Ti中间合金、Fe、Si对工业纯铝的细化,研究了Fe、Si在工业纯铝晶粒细化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0.3%的AlTiB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有良好的细化效果,但不能细化高纯铝;Fe、Si作为晶粒细化剂单独加入时,有不同程度的细化作用。分析认为,Fe、Si在工业纯铝晶粒细化过程中有双重作用,即促进型壁晶核的游离和增加α-Al在型壁形核的质点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