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120 ℃,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 MPa,搅拌器转速为400 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相似文献   
52.
机械活化强化浸出过程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Gibbs自由能和Arrhenius活化能分别对浸出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导出机械活化前后过程的Gibbs自由能和Arrhenius活化能的变化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一些常规条件下热力学认为是不可能进行的反应而在机械活化作用下却能够进行且能进行较快的原因,并用前人的工作进行印证。  相似文献   
53.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的溶解度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对机械活化法制备冷水可溶性木薯淀粉及其淀粉糊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温度对淀粉溶解度和活化淀粉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得木薯淀粉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糊化变易,可以在2 h内使淀粉的冷水溶解度达95%以上,同时所有的机械活化淀粉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τ=K γm,在本研究中,m值由未经机械活化时的0.172随着机械活化的进行可逐渐变到0.8022.这表明机械活化作用使木薯淀粉偏近牛顿流体,且活化时间越长、活化温度越高的样品,其糊的表观粘度越低,触变性和剪切稀化也越低.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反应活性的木薯淀粉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4.
采用高温结晶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进料液质量浓度、操作温度、停留时间及搅拌速率对硫酸锰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液硫酸锰质量浓度为370.0 g/L时,采用常压结晶法还没有硫酸锰晶体析出,而采用高温结晶法,在压力为1.3 MPa(表压)、操作温度为170℃、保温时间为14 min、搅拌速率为350 r/min条件下,硫酸锰结晶率为84.0%,达到该温度下理论结晶率的88.0%。高温结晶法所消耗的热量是常压结晶法的60.7%,每生产1 t一水硫酸锰可节省蒸汽2.75 t。该工艺对综合利用低品位软锰矿和开发节能降耗生产硫酸锰的新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机械活化对铟铁酸锌溶解动力学及物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合成的高纯度铟铁酸锌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球磨对其进行机械活化。以锌的浸出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活化试样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特性和溶解动力学,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别考察机械活化对铟铁酸锌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铟铁酸锌的物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并由此提高了铟铁酸锌的反应活性。经机械活化30和60 min后,铟铁酸锌与硫酸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未活化时的76.4 kJ/mol分别降至58.6和51.8 kJ/mol,表观反应级数也由原来的0.79分别降至0.62和0.59。未活化铟铁酸锌的酸溶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活化后则为混合控制。  相似文献   
56.
玉米淀粉的机械活化及其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降解,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旋转粘度计对玉米淀粉的降解程度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得淀粉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结晶程度降低。最终由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同时所有的机械活化淀粉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机械活化使玉米淀粉偏近牛顿流体,且活化时间越长、活化温度越高的样品,其糊的表观粘度越低,触变性和剪切稀化也越低。  相似文献   
57.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析水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机械活化时间、冷冻时间、冷冻方式及糊化温度对其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作用对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机械活化时间越长,析水率越大,冻融稳定性越差;采用冻融循环方式比连续冷冻更容易引起淀粉的老化,析水率高;糊化温度的影响则是糊化温度越高,机械活化淀粉的析水率反而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8.
以脱硫率和铁精矿的成分要求为指标及云浮硫精矿为比较基准,用对比法在管式炉中对广西河池地区儿种硫铁矿的脱硫特性和配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的粒度是影响脱硫率的决定因素.各种矿应设法提高硫含量才能单一使用,作配矿使用时,配比可根据烧渣成分要求用Matlab计算.云浮硫精矿与泰安矿配矿使用时,根据对比法分析,在工业沸腾炉中使用时,烧渣能达到铁精矿的标准.  相似文献   
59.
讨论了难浸金矿水化学氧化预处理的几种反应类型,分析了它们各自进行的难易程度。对水化学氧化生成元素硫的问题作了初步的说明与讨论。对以往的水化学氧化预处理及克服元素硫形成的方法作了一些综述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60.
液相沉淀法制备单分散亚微米级球形碳酸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锰为锰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粒径控制剂,采用硫酸锰和碳酸氢铵两种溶液快速同时加入的方式,通过控制合适的反应结晶条件,制备出亚微米级单分散球形碳酸锰颗粒.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仪等研究了反应结晶条件对碳酸锰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锰浓度为1.2 mol/L、碳酸氢铵浓度为0.7 mol/L、反应温度为30 ℃、反应时间为30 min、碳酸氢铵与硫酸锰物质的量比为1.5:1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约为540 nm的单分散球形碳酸锰微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