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4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吕云飞  王行刚  孙巍 《电子学报》2003,31(11):1643-1647
本文针对传统的基于单优先级探测的准入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扩展性好的基于多优先级探测的准入控制方法.它可以根据流的不同服务质量需求,为单个流提供多种不同优先级别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本文详细论述了它的原理与实现.为了降低探测流冲突对准入控制的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在路由器中设定可变的竞争探测流数目上限的方法来降低探测流冲突,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保证了较高的准入成功率.最后,本文通过NS模拟验证了多优先级准入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2.
桥梁的中心线称为桥轴线。桥轴线两岸控制桩间的水平距离为桥轴线长度。桥墩、台由基础、承台、墩身、顶帽等部分组成。在施工阶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几何尺寸,自基础开始就必须逐  相似文献   
33.
为了适应移动定位应用对位置信息千差万别的要求,方便移动定位应用的开发,屏蔽各种具体定位系统的实现细节,我们设计并初步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移动定位支撑平台MLSP。文章重点讨论了MLSP中的定位逻辑模型、定位信息模型及位置信息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
针对热网首站这种大型供热厂房的结构设计加以探讨,并结合实例对该类工程的结构选型、布置、主要设计原则、计算模型等加以论述,为同类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5.
随着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提出,隧道智能施工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为总结我国隧道智能施工的阶段成果、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手段进行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并通过已有的研究,梳理智能施工的发展脉络和关键问题。首先,基于CiteSpace软件和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功能,对我国隧道智能施工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依据年发文量、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来源机构共现图谱,阐述我国隧道智能施工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手段,梳理智能施工的研究框架,对智能施工的研究重点:施工设备机械化、施工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搭建信息集成平台,做进一步论述。在施工设备、数据获取与处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我国已有一定成功的实践,但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施工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我国的隧道施工距离实现全过程的智能施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包钢轨梁厂生产大型角钢设计为基础,介绍了角钢成品孔、蝶形孔和切分孔设计的原则。以五点不变法设计各蝶形孔,使角钢各孔型过渡更加均匀,更有利于轧件变形和角钢断面的填充,最后结合生产实际给出25#角钢的孔型。  相似文献   
37.
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发展了一种分类测度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并分析了顺德城镇建设用地的碎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顺德建设用地的整体破碎度较高,但相对而言,建成区内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更为破碎;在用地总量约束下,为了提高城乡空间品质以及降低建设用地的碎化度,建成区内的土地整理应作为重要的规划工具。顺德案例也表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与建设用地的总量扩张相比,用地碎化对城乡环境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38.
该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主要原料、水性聚氯酯的应用.探讨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9.
40.
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水泥砂浆护面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外观形象。水泥砂浆护面起砂,是一种较普遍的质量通病,因材料存储、使用欠妥,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当等原因,护面起砂时有发生。1 起砂原因分析(1)原材料水泥:采用了标号比较低的水泥,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或采用了不宜做护面的水泥品种,这些水泥活性差,影响了护面强度。砂子:采用了细粉砂,该砂拌和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大,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强度;或采用了含泥量过大的砂子,影响了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2)水灰比正常水化作用,水泥需水量为20%~25%,实际施工中水灰比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