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1篇
  免费   1443篇
  国内免费   1042篇
工业技术   25356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673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580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1350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246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1062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1087篇
  2005年   913篇
  2004年   876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632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490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416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4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肌训练防治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近期疗效。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知情同意原则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0例,均于分娩后实施健康宣教进行产后操锻炼,观察组加用产后盆底肌训练,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控尿情况、盆底肌力变化与PFD发生率,探讨产后盆底肌训练的近期疗效与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后3个月最大阴道压力、盆底肌力均较分娩前显著上升,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3个月盆底肌力异常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3个月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率均较分娩后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肌训练在PFD的防治中发挥了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92.
及少勇  李龙谭  张洪飞  郭汉明 《光学仪器》2016,38(4):346-349,367
在研究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字带阻滤波器方法来进行消除交流电产生的工频干扰,但是传统的数字滤波器在起始位置存在畸变。利用双线性变换的方法将模拟带阻滤波器转换为数字带阻滤波器,借助离散时间系统中Z变换后的系统函数设计相应的数字带阻滤波器,以此来去除被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通过两种简单算法来消除数字滤波器在起始位置的畸变。对一仿真混合正弦信号进行测试,试验表明,该滤波器可以很好地消除50 Hz的工频干扰,且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应用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3.
在三腔镜近似的条件下,利用等效腔模型,完成了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FBGECL)的理论建模。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相关理论,对FBG-ECL模型进行了修正,着重考虑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率分布、中心波长偏移以及边模抑制比对FBG-ECL性能的影响。对FBG-ECL的等效反射率、阈值增益和线宽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与设计波长偏移量、光栅反射率分布以及边模抑制比后,等效腔理论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实际情况中FBG-ECL的相关特性,对设计应用于FBG-ECL的光纤光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环模成型机作为生物质致密成型的主要设备,成型过程中的剧烈振动问题会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降低生物质的成型质量。针对环模成型机成型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根据实际工况在RecurDyn和EDEM中分别建立环模成型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离散元模型,通过联合仿真来模拟环模成型机的攫取过程。根据联合仿真结果,得到不同主轴转速下环模所受的挤压力情况,在有限元软件中得到环模的等效应力云图,结果表明:环模所受的最大等效应力为95.930 MPa,发生在环模模孔入口处。以环模所受最大挤压力作为载荷进行环模成型机预应力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根据预应力模态分析得知,环模成型机变形主要表现为摆动及扭转。根据谐响应分析得到环模成型机在X、Y和Z方向的振幅-频率曲线,结果表明,在第1阶、第3阶和第5阶固有频率处环模成型机容易产生共振,应避免其在该激励频率附近工作。  相似文献   
995.
分别采用面积测量法、三角形测量法和最小生成树法,对不同壁厚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试样的一次枝晶间距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面积测量法和三角形测量法对块状试样平均一次枝晶间距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当,大于采用最小生成树法获得的数值。随试样壁厚降低,三角形测量法和最小生成树法统计的平均一次枝晶间距差距基本固定,一次枝晶间距的容许范围随着试样壁厚降低而缩小,而面积测量法在统计薄壁试样的平均一次枝晶枝晶间距时显示出明显的不稳定性。最后,讨论了3种方法统计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薄壁试样一次枝晶间距时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6.
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减少摩擦磨损,大多数研究只集中在纳米颗粒的性质对摩擦性能的影响,很少考虑到颗粒粒径与表面粗糙度对摩擦性能的耦合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试验的方法研究纳米铜颗粒添加剂粒径对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建立具有凸峰和凹槽的粗糙壁面边界润滑MD模型,模拟300MPa下两固体壁面相对剪切速度为5 m/s时,5种粒径的纳米Cu颗粒分别在不同粗糙度壁面下的力学性能。定量计算出摩擦表面的应力、磨损量、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热。同时,采用微纳米划痕仪测量含纳米Cu颗粒润滑油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颗粒的粒径和壁面粗糙度对润滑油的摩擦性能具有耦合作用;在剪切过程中纳米颗粒会填充壁面凹坑、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承载能力和降低壁面摩擦热。当壁面粗糙度较小、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Cu颗粒添加剂会增大体系的摩擦力;当壁面粗糙度较大、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Cu颗粒添加剂会减小体系的摩擦力;当颗粒粒径与壁面凹槽深度的比值D/h在1.05~1.12范围内,即颗粒直径略大于凹槽深度时,润滑油的摩擦性能最优,摩擦力和磨损量较小、油膜承载能力最大。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试验相结合,建立微纳观结构...  相似文献   
997.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因效率高、噪声低,在电静压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振动噪声要求苛刻的舰船领域。究其原因,先从理论上得出泵出口流量波动和压力脉动的计算方法,即得到泵源流量脉动 Qs和泵源阻抗 Zs这两个特性值的方法,并用MATLAB编译数据计算处理程序。搭建试验平台,采集数据,按照理论方法测试并分别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泵出口的实际流量波动量和压力脉动量。汇总各工况数据并分析得出:测试平台合理,测试计算所得数据可信;同一频谱图里,电机泵基频幅值远大于泵齿基频幅值;不同工况下测试得出内啮合齿轮泵基频及其倍频对应的流量波动量和压力脉动量的变化趋势,具体量值均较小,适合用于静音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8.
通过高温固相技术合成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上转换荧光粉。XRD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是空间群为P21/n的单斜结构的La7P3O18晶体和少量La PO4晶体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证实La7P3O18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4.10 e V的间接半导体。经980 nm激光激发,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荧光粉发射出Ho3+离子特征的蓝色(486 nm)、绿色(550 nm)和红色(661 nm)特征峰,其中,661 nm处发射峰在样品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占主导地位。此外,随着Ho3+和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99.
以Fe-PGMs合金电解精炼产生的废电解液为原料,无水乙醇作为溶析剂,使用溶析结晶法从废电解液中将硫酸亚铁结晶析出。考察了溶析时间、乙醇与水溶液体积比、溶析温度、搅拌速度、陈化时间、无水乙醇滴加方式对硫酸亚铁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析时间60 min、无水乙醇与水溶液体积比为1:1、溶析温度10 ℃、搅拌速度200 r/min、陈化时间60 min、乙醇滴加方式为逐滴加入时硫酸亚铁结晶率达到最大92.98%。此工艺避免了电解过程中废电解液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电解Fe-PGMs合金中电解液及Fe-PGMs合金酸浸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00.
锅炉烟道气驱油技术可以实现节能增效的双重效果,但在烟道气回收及注入过程中会对设备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通过对烟道气回收及注入系统中的腐蚀与防护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简要介绍了燃气锅炉烟道气的回收注入流程,详细分析了烟道气组分、压力、温度、流速、材料和地层水性质等因素对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对锅炉烟道气回收及注入系统现场的腐蚀防护措施和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