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在如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个信号同时到达的情况,基于多相滤波组的信道化结构能较好地解决多个信号同时到达的问题,但是当信号带宽过宽时会出现信号跨道问题。跨道后的信号会失去部分重要信息,即使经过信道融合,仍然不能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在多个信号同时到达的前提下,为了保持信号的完整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全景监视与滤波器组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有效信号的完整提取。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简要介绍了PTA装置干燥机筒体内部的结构形式,为保证筒体的圆度、直线度、同轴度及克服焊接变形等因素影响,通过系列工艺改进,保证筒体内部多层管支架的管孔同轴,减少由于管支架管孔形状及形位偏差造成的换热管穿入困难、换热管表面划伤、换热管断裂等问题,确保换热管与管支架间配合间隙,减少装置运转过程中管支架对换热管造成的磨损,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直流高压发生器对镁铝材料晶粒细化的作用机理,文中对传统直流高压发生器体积大、工作稳定性差、电压不可调等不足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25 kV可调高压直流发生器。所设计的可调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了线性稳压技术和倍压整流技术,能产生范围宽、稳定性高的电压输出,使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安全性、经济性。通过实验与仿真分析,在0.1 ms时间内,直流可调高压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2.5 W,通过分压器输出稳定幅值为25.2 kV的直流高压,且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14.2~25.2 kV,表明直流可调高压发生器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4.
为解决热镀锌过程中常出现的边部过镀锌缺陷,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热镀锌气刀射流喷吹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挡板厚度对带钢边部压力场的影响;并借助镀层厚度计算模型,计算挡板厚度和边部角度对镀层厚度的作用关系;同时通过不同拉钢速度、气刀狭缝总压等工况,对挡板的厚度及边部角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挡板厚度减小,带钢边部作用力增大并逐渐接近中心处;带钢边部镀层厚度随挡板厚度的减小而变薄,随挡板边部角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挡板厚度2 mm、边部角度90°时,能有效提高带钢横向作用力和镀层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5.
双辊铸轧薄带工艺中的相关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双辊铸轧技术的发展 ,及其在日本崎玉工业大学实验轧机上铸轧铝合金带的实验结果 ,并对目前该工艺的 1 0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6.
为鼓励微能-水网积极参与售电公司运行,分别建立微能-水网与售电公司的优化模型,并分析各主体在远离最优运行点工况下的损失与收益情况.基于纳什议价理论,构建微能-水网参与售电公司运行的合作博弈模型,探究各实体间的利润分配方案.考虑到集中式求解算法的弊端,构建适用于该模型的分布式求解算法.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微能-水网参与售电公司运行对降低联盟整体运行成本的促进作用,以及所提利润分配方案对各主体经济性提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用各种不同组成的煤制备煤基中孔吸附材料的研究。优选出煤种NX-1和NX-4是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的原料;选用适当的化合物作添加剂可以改进吸附材料的性能及孔系结构。  相似文献   
58.
用顶空色谱法测定了活性炭对有毒蒸气的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比表面积、微孔容积及其孔径分布等.本文就其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误差来源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9.
为得到连铸坯凝固末端的液相穴分布,以便选取轻压下参数,依据实际生产中二冷边界换热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连铸厚板坯冷却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用远红外测温仪测试并校准Q235B300 mm×1650 mm铸坯表面温度,得到了连铸坯在任意段截面的温度场分布、凝固末端液相穴形状及铸坯中心纵截面固相率分布.结果表明,可以根据铸机...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制可作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编码基因检测质控用标准样品。方法:通过检索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基因库,获得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编码基因blaTEM、blaPSE、blaCTX-M、blaCMY和blaOXA的DNA序列,构建耐药基因重组质粒和工程菌。将工程菌传代培养15代,同时使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测定确认目标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大量制备菌悬液,提取重组质粒,真空干燥得到质粒标准样品。使用PCR和RT-qPCR检测质粒标准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使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标准样品的质量,RT-qPCR测定质粒作为模板扩增时的Ct值,以此评价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及贮藏稳定性。结果:5种重组质粒DNA可在工程菌中稳定遗传且无突变发生。成功制备5种质粒DNA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各质粒DNA经梯度稀释后,PCR最低检出限在2.33×104-2.25×106 拷贝数/μL之间,RT-qPCR最低检出限在1.93-1850 拷贝数/μL之间。样品在37 ℃贮存14 d、4 ℃贮存3个月、-20 ℃贮存12个月稳定 性良好。结论:研究制备得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编码基因blaTEM、blaPSE、blaCTX-M、blaCMY、blaOXA质粒DNA标准样品,目的基因遗传稳定性、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贮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