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1篇
工业技术   31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农作物、化肥和我国土壤营养特性作了简要描述,并对全国和几个典型地区的农田养分平衡作了估算。从作物营养、环境保护、生态高效农业和西部开发的不同角度,展望了我国化肥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2.
作者应用前 S_1、前 S_2和 HBsAg/a 单克隆抗体,用免疫斑点法(Immuno-spot)检测同一批的乙肝表面抗原分别经加热灭活和三步化学灭活后的前 S_1和前 S_2蛋白保留情况,比较了两种工艺对前 S_1和前 S_2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灭活可保留前 S_1和前 S_2蛋白,三步化学灭活使前 S_1和前 S_2蛋白丢失,从抗原组成上看,加热灭活后的抗原更接近自然抗原。首次报告了含有前 S_1蛋白的乙肝疫苗,并对前 S_1和前 S_2蛋白在乙肝血源疫苗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变异行为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病毒发生变异的疾病传播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两种病毒相互转换的过程,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两种病毒的稳态感染比例与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概率γ1和γ2有关,当γ1>0且γ2=0时,I1型感染者将消失,当γ1与γ2都大于0时,I1/I2与γ1/γ2成反比,且与α1/β1和α2/β2的取值无关.研究还发现病毒变异时由于缺乏对应的治疗药物和措施而出现一段真空期,这导致变异病毒的感染比例快速增加,但真空期的出现只能增加感染者的瞬时感染比例,而对稳态感染比例没有影响.该研究对人们深入理解病毒传播机理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天然手性物质进行修饰合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N-苄基溴化奎宁,并对目标分子2,5-二甲基-4-(3-硝基苯)-1,4-二氢吡啶-3-甲酸乙酯-5-甲酸甲酯(nitrendipine)进行不对称催化合成,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5.
一、前言本文,仅就 KZL 4—13型卧式快装锅炉前、后管板下部平板部分进行应力分析。分析的依据,是建立在对管板外壁作电阻应变测量,试验时的工况状态为冷态。实测区域为:1.无角板撑前管板月牙形区;2.无角板撑后管板月牙形区;3.有角板撑后管板月牙形区。文中,综合以上三种不同结构管板的电测试验结果,就其结构的合理性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溶液雾化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制备SrTiO3薄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一种新型高效制备多组分陶瓷薄膜的方法,它采用可溶性无机盐溶液雾化为反应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Al2O3基片上制备了SrTiO3基陶瓷薄膜,实验结果表明,薄膜沉积时衬底温度对成膜的相组成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实验中当沉积薄膜衬底温度在700℃时,可以制备出单一相组成,符合化学计量比,结晶性较好,晶粒度呈球形且均匀分布的SrTiO3薄膜,通过对不同氧分压下薄膜电阻测试,发现此SrTiO3薄膜在O2 N2气氛中氧浓度由1%变化到20%时,其电阻值由5.0MΩ变化到2.5MΩ,从而显示出一定氧敏性能。  相似文献   
27.
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的合成方法以及几种溶剂和有机碱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酰卤中,羧酸酰氯的酯化收率最高;有机碱采用三乙胺,以苯作溶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以氯乙酸、异辛醇为原料,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在减压条件下合成了氯乙酸异辛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异辛酯与氯乙酸的摩尔比1.0:1.0,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A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反应时间为3h,真空度为95-98kPa,酯化率达99.6%(以氯乙酸计)。自制SA催化剂催化活性稳定,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可多次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9.
30.
针对油田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油田生产测试过程中各井的产量测试,特别是几乎不可能同步测试、记录功图测试阶段的产油气量,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设计了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的方案.介绍了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的组成、技术关键和需要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着重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在以往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和采用了高效气-液旋流分离技术、高效多级液-液旋流分离技术、破乳技术、多次沉降分离提高纯油计量精度技术、计量分离器的排液技术和最佳流量计的选择标准等几项关键技术,并对如何破除混合液中的乳化水以增强分离效果,以及在串联旋流器时应重点考虑以底流还是溢流为主的参数控制方式等问题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