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单向压缩条件下,通过远红外热像仪,测得了多种岩石试件表面温度随载荷的变化规律,通过贴于试件表面的应变片,同时实测了试件总体的体积应变值,据此寻找岩石试件在受压过程中,试件表面温度与体积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受压的大部分变形过程中,岩石红外辐射温度会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压缩体积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后一结论比较符合热力学定理的预示。实验结果有助于将温度变化与应力或应变变化定量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断裂力学讨论裂隙岩体的强度一直是断裂力学与岩石力学等学科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单个线性裂纹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剪切断裂条件,明确了压缩状态下张破裂剪切断裂韧性的物理意义及求解办法。使用复变函数和边界配置法求解了裂尖应力强度因子无量纲系数,进而对张破裂压剪准则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便捷地进行有限裂纹体断裂的预测。基于修正的压剪判据推导了裂隙岩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求解公式,算例表明该文方法所建立的强度公式是准确、可靠的。最后,详细讨论了摩擦系数、裂隙倾角、裂隙长度、黏聚力以及围压对裂隙岩体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03.
煤矿地下空间容量估算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煤矿地下空间科学利用为主线,以提升煤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目标,系统调研分析了我国煤矿地下空间容量,首次绘制了全国生产煤矿井下可利用空间分布图、距地级市50 km内煤矿可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分布图、全国煤矿有序退出井巷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图,并由此建立了煤矿地下空间的判识和估算方法,对煤矿采空区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了估算。进行了不同开发利用功能的围岩适建性研究,提出了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六大设计原则和四大设计理念,系统提出了煤矿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向、技术及构想。结合京西煤矿地下空间可利用容量、关停顺序和内外部建设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目标,作为典型案例设计了京西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4.
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煤炭资源组分和性质为基础,以能值为衡量基准,提出了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的理念;论述了深部开采力学基础理论、煤炭超低损害开采理论、绿色高效开发理论、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煤与瓦斯共采新理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理论等开发理论,煤炭高效燃烧新理论、煤炭清洁转化理论、常规污染物深度脱除理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理论等利用理论;从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开采、近零污染物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两大方面,凝炼形成了与"十三五"、未来15年和30年相适应的升级与换代技术(2020年前)、拓展与变革技术(2020—2035年)、引领与探索技术(2035—2050年),提出了煤炭开发的超低生态损害的信息化自动化开采、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构建智慧能源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煤炭利用的超低排放、初步近零排放、近零排放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形成了系统的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相似文献   
105.
煤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起到压舱石和兜底保障的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煤炭的保障能源与战略资源的作用、实现煤炭绿色智能低碳开发利用迫在眉睫.煤炭生产开发活动打破了地层初始应力平衡,引起围岩应力场重分布,诱发工程灾害.岩石是煤炭生产开发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对象,研究和解决煤炭绿...  相似文献   
106.
现代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按照"新奥法"原理,强调通过适时加固围岩,使得围岩成为承载结构的主体。但是对于支护时机的掌握,目前仍然缺乏可靠的理论和公式的指导,只能根据现场监测信息和经验判断来确定。提出脆性围岩的"适时支护",是指在围岩达到弹性极限应变而破坏之前进行支护,即在时效变形作用下,围岩应力处于本构关系弹性段后段,但是还没有进入软化的非稳定段。基于这一思想以及地下工程时效变形特征,提出了最优支护时机的近似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最优支护时机与围岩收敛时间、围岩强度应力比、开挖后应力以及支护围压相关。由于围岩应力处处不同,可以由公式计算得到顶拱、边墙等不同部位的最优支护时机,从而指导支护设计。研究对长期困扰地下工程界的脆性围岩最优支护时机问题提出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7.
深部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MTS815试验机对钱家营岩样、煤样和煤岩组合体进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应力条件下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模式和力学行为,并比较异同。单轴条件下钱家营砂岩的破坏以剪切、劈裂及混合破坏模式为主,并且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波速近似成正比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砂岩能产生II类曲线,但需采用环向位移控制加载,且砂岩需具有高强度和低非均质度,但煤和煤岩组合体几乎不发生II类曲线破坏。单轴条件下煤样以劈裂破坏机制为主,但煤样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波速的关系基本不明显。对于不同围压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煤体内部:单轴条件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以劈裂破坏为主,而煤体内部发生的破坏由于裂纹的高速扩展有可能贯通到岩石中去,从而导致岩石的破坏,并且煤岩组合体破坏后几乎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而三轴试验中,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但破坏后还有残余强度。随着围压升高煤岩组合体弹性模量总体趋势是初始缓慢增加,当围压超过15 MPa后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组合体的峰值强度与围压基本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概述彩漂液洗涤剂的配方与漂白去污原理,阐述了配方彩漂液的产品性能与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永宁河四级电站6#镇墩基坑为砂砾石层和炭质泥岩层,地质条件较差,渗水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为有效进行工程整治,分析了6#镇墩基坑塌方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案,优选出处理时间短、处理费用低的钢筋石笼护脚方案,并进行了方案实施的施工步骤介绍。  相似文献   
110.
岩石块度分布的分形性质及细观结构效应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岩石破碎后碎块的块度分布规律是岩石破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标准岩样的单轴压缩实验,着重对岩样破碎后的碎块块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岩石的块度分布是个分形,分形维数D成为反映岩石破碎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块度分布分形维数与岩石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和岩石的细观结构密切有关,是岩石细观结构、加载方式及试样形状尺寸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