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北京菊酯(8311)为含氟的异戊酸酯类化合物。在北京农业大学农药研究室近三年来筛选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中,它的性能最好。菊酯部分经过折分,有效者为S型。现在合成路线已经确定,并改进及简化了路线,可节约材料与劳动。经两年的大田小区药效试验的结果表明,它的杀死棉蚜的能力为S-5602的2.5~2.7倍,为氧化乐果的13倍以上;它的杀  相似文献   
152.
1.平衡吸湿 理想的成纤高分子是有限的,各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可采用共聚,接枝共聚的形式进行改进。这里广泛地提出各种高分子平衡吸湿的数据。 亲水性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是容易吸水的,现根据化学结构将各种高分子的平衡吸湿等温曲线进行大致上的分类,以吸湿性大  相似文献   
153.
随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棉麻系统而言,亟须增强以下五方面意识: 一、超前意识在不少具体问题上,缺乏事前的周密筹划,致使服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如:在棉花价格、奖售、返还等方面的政策上,应该及早提请政府研究,春播前宣布,并贯彻到群众,使思想上早作准备,茬口、面积、棉种及生产资料早落实。而现在的情况是:收购之前才确定政策,收购之中  相似文献   
154.
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两级行星一级平行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其第一、二、三级齿轮螺旋角(ABC)为三自变量因素,以5°、8°、11°、15°为四离散水平的16组正交试验方案,基于Simpack软件完成对应方案的虚拟样机建模及动力学仿真,对各因素各水平下的均载特性、振动特性进行评估,对正交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行星级的均载特性主要与该级螺旋角有关,同时受螺旋角影响,一般情况下,螺旋角越大,均载特性越好;影响高速输出轴后轴承位置振动的主要因素为第三级齿轮螺旋角,且当C在8°附近时,振动信号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齿轮螺旋角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5.
构建DTU 10 MW风电机组全耦合非线性模型,使用开源软件FAST计算10 MW风电机组在多种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时频域分析和箱线图分析对漂浮式风电机组风轮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轮叶片响应主要是风载荷引起;浮动平台纵荡、纵摇运动与风轮叶片运动的附加耦合作用会增大风轮推力、叶根弯矩和叶尖挠度的波动性,波浪载荷会增大风轮叶片的疲劳载荷。  相似文献   
156.
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具有风切变的来流条件下,对带有不同几何参数扩散管凸缘的浓缩风能装置模型的内部流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扩散管凸缘结构能够明显提高浓缩风能装置减轻风切变的作用和机组输出功率。综合分析风速梯度、输出功率及流场特性,扩散管凸缘高度L为330 mm、角度α为-3°的模型是流场性能较佳的浓缩风能装置结构;与原始模型相比,其内部流场速度梯度降低了36.80%,输出功率可提高58.80%。  相似文献   
157.
提出基于降低风电场损耗损的风电场优化调度模型。以风电机组关键部件总机械损伤量和风电场内集电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结合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负荷调度要求,建立机组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萤火虫优化算法求解非线性规划,寻找全局最优解。以华北某风电场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满足负荷的要求下,有效减少启停机次数,降低部件损伤值,延长机组寿命,提高风电场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8.
针对恒转速运行时,大型风电机组承受的不平衡载荷问题,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风电机组模型预测(MPC)独立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风电机组旋转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模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固定坐标系下的平均周期模型,分析表明模型在非对角存在无法忽视的耦合;然后,计算所需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参数,进一步设计基于Kalman状态观测器...  相似文献   
159.
针对风电机组的安全性评估,研究机舱振动位移极值模型和现场数据验证。基于某风电场1.5 MW风电机组的计算模型,仿真DLC1.1工况下的载荷数据,建立风电机组机舱振动位移外推极值模型,结合统计学原理和载荷统计外推原理,得到风电机组的机舱位移极值;同时,对该风场风电机组机舱振动实测数据进行特征极值分析,用这些特征极值拟合得到不同风速段的风速分布和机舱位移分布,建立风电机组机舱振动位移的联合分布极值模型,外推得到位移极值。提出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确定风电机组机舱振动安全阈值边界的方法,利用这些极值确定风电机组机舱振动安全阈值边界,并用实际运行时的机舱位移极值数据,对这几种极值模型进行现场数据验证,无论仿真数据的机舱振动极值,还是实际数据的振动极值,均未超出安全阈值边界。  相似文献   
160.
为实现低风速型风电机组高柔塔筒抗疲劳设计,以某140 m柔塔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欧盟标准EN 1991-1-4推荐的有效相关长度法和频谱模型法,开展涡激振动疲劳损伤评估。基于有限元法建模获取结构固有模态属性;由疲劳应力-寿命(S-N)曲线、风速瑞利分布和Miner法则推导塔筒疲劳应力范围和损伤规则;对比分析柔塔与刚塔两类机型临界风速分布和焊缝疲劳损伤分布。结果表明:柔塔更易激发二阶涡激振动,二阶涡激载荷显著增大,其损伤对不同风场条件(年平均风速、风切变)极为敏感;在6.5 m/s设计风速下,45%~85%塔筒高度处疲劳损伤均超过IEC 61400-6塔架与基础设计要求20年损伤限值0.1,存在疲劳破坏风险,须考虑加阻措施或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