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9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建立考虑吊杆轴向力影响的振动微分方程,对边界条件及吊杆计算长度两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频率法测试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原理,引入吊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概念,将吊杆两端复杂的边界条件动力等效成两端铰接,并拟合出吊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将该式用于实桥吊杆索力测试,计算精度较高,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2.
文章通过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考察了内掺膨胀剂和不同壁厚对钢管混凝土瞬时变形的影响,并且通过钢管混凝土的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从理论上支持了壁厚对瞬时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钢管核心混凝土的孔结构分析,从微观角度讨论了膨胀剂对钢管混凝土瞬时变形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83.
为了研究不同养护条件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3℃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复掺粉煤灰、矿粉和硅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结构的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在-3℃养护条件下,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下降趋势,但对其孔径均有优化作用。基准组、复掺10%粉煤灰+10%矿粉+1%硅灰组、复掺10%粉煤灰+10%矿粉+3%硅灰组,28 d龄期标准养护下出现细小孔的频率是负温养护1.122~1.259倍,56 d龄期标准养护下出现细小孔的频率是负温养护1.108~1.180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硬化含气量和平均气泡间距均有改善作用,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优化作用明显优于负温养护条件。  相似文献   
184.
兰州光辉布料商厦工程中框架主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楼板及次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介绍了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综合应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5.
郭健  王起才  李楠  吴伟  李捷 《施工技术》2012,41(11):17-21,27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模拟原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求解的边界条件。对某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对温度进行了监测。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和监测数据,分析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的变化特点,结合分析结果和现场情况提出合理的降温措施有效地减小承台混凝土的温差,防止了温度裂缝的出现,确保承台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6.
为研究水泥-矿粉复合胶凝材料在恒定负温养护环境下的水化程度规律,采用10%、20%、30%的矿粉等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在-5、-10℃负温环境下恒定养护,进行复合胶凝材料在各个龄期的水化热测定、物相分析和热重分析,计算了各龄期的水化程度,并用CEMHYD 3D模型进行水化模拟用以与试验数据相互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恒定负温养护条件下,掺入矿粉可以提高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前期的水化程度,对应于不同的养护温度,矿粉掺量存在相应的最优掺量;CEMHYD 3D模型可以较好得模拟负温养护条件下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但对矿粉水化反应的模拟有些许偏差。  相似文献   
187.
以机制砂混凝土试块为试验对象,分别掺入5%、10%、15%的石粉掺量,观测其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抗压强度和孔径分布,研究石粉掺量及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更直观反映其对混凝土微观影响,采用核磁共振设备对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龄期时,3种石粉掺量中10%石粉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同时10%石粉掺量混凝土的总孔隙率更低,最可几孔径左移,优于其他两种石粉掺量的混凝土孔径分布;相同龄期,负温养护较标准养护孔结构劣化明显,大孔较多,曲线首峰峰值较高。从机理上分析,石粉颗粒较小,促进流动性以及和易性,同时微集料作用,优化孔隙。负温养护温度接近水的冰点,水的黏滞性增大,减慢了水化速率,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孔隙劣化。  相似文献   
188.
主要以水泥为研究对象,分别放入38.7、47、57.6、70.7、101 k Pa的养护气压环境,模拟水泥浆体在高海拔地区的环境,通过观测水泥的含水率、孔隙率变化,研究水泥浆体内部孔结构发展,最后通过净浆抗压强度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低压会阻碍水泥浆体内部凝胶孔的发展,低气压较常压,水泥的含水率、孔隙率变化缓慢;14 d之后,水泥的强度增长、孔径发展速度变缓;低压使净浆内部自由水减少,内部孔径发展不充分,导致低压净浆的强度增长比常压环境下的净浆缓慢,28 d时很少能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89.
以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C60机制砂混凝土,用不同养护方式进行养护,研究其对混凝土强度及孔径分布影响。研究发现:蒸汽护养可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但对28 d混凝土强度及后期强度有损失;蒸汽养护对混凝土内部的孔径分布不利,其总孔隙率大于标准养护;石粉含量太高与太低均不利于混凝土强度,配制C60级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应当控制在5%左右;高石粉含量有利于混凝土孔径分布,增加纳米级孔含量,减小总孔隙率。  相似文献   
190.
基于颗粒流(PFC)的Fish语言编写了二维颗粒流程序,构建了二维混凝土细观模型,采用标定后的PB模型参数,对不同尺寸混凝土的破坏裂纹演化和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混凝土单轴抗压破坏是水泥砂浆界面以及骨料与水泥砂浆交界面裂纹扩张和演化造成的;不同的尺寸以及随机骨料的分布会对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单轴抗压试件内的裂纹起始于水泥砂浆界面,随后以骨料与水泥砂浆的交界面为主开始延伸,并随着载荷增加向混凝土内部发展,到90%峰值抗压强度后,裂纹的延伸速度和增加速度进入突增阶段,主裂纹和水泥砂浆界面的次生裂纹相互作用,呈现出贯穿状,使混凝土试件破坏;随混凝土尺寸的增大和骨料数量增加,裂缝数量增加,且随混凝土尺寸的减小,裂纹突增的速度与数量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