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工业技术   8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由于Kutta-Joukowski横向力与浓度梯度力的共同作用,提升管内颗粒沿径向在边壁大量聚集并形成稳定的环?核结构。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颗粒浓度梯度的径向分布特征,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浓度梯度力系数K的分布特性。由Kutta-Joukowski横向力与浓度梯度的关系,提出了浓度梯度力的表达式Fρ=K(dρ/dr)A及浓度梯度力系数K的表达式K=[?ρg(νg?νp)(?v/?r)r]/?dρ/dr+(d2ρ/dr2)r?。提升管内颗粒群受到的浓度梯度力与浓度梯度力系数K有关。浓度梯度力系数K在提升管中心处为0,沿提升管径向呈“N”型分布,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增加;提升管内充分发展段K的数值明显大于提升管加速区和出口约束区,总结了浓度梯度力系数K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2.
针对间作密植潜力研究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在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个(5.25、6.00、6.75、7.50万株·hm-2)玉米密度水平下玉米间作豌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状况及竞争补偿作用,以期为玉米间作豌豆合理密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间作模式和密植有利于"主要栽培作物玉米"在共生后期干物质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另外,共生后期在适当增大玉米密度的条件下,间作有利于"主要栽培作物玉米"的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地闪特征条件下超高层建筑物雷击效应,按真实建筑物尺寸等比例构建典型框架—核心筒式建筑物模型,将实际探测雷电流特征注入大概率雷击附着点位置并开展电流传输和空间磁场分布仿真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物金属框架不同位置的雷击附着点特征、电流传输时域变化特征、不同空间位置的磁场定性及定量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模拟雷电流波形特征决定磁场强度在10~50μs逐渐达到峰值,随后至200μs逐渐减弱;从电流变化趋势发现竖直结构柱散流效果较水平位置更为明显;定性分析女儿墙及高层水平框架相比稍低层框架雷电流强度及磁场变化较为剧烈;定量分析相同高度空间磁场靠近外部框架位置相比内部场强更强,中间楼层核心筒内磁场强度符合计算机房布设要求。仿真结果为直击雷防护设计以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峰值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正弦信号两相邻峰值点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信号的相位值。模拟计算表明 ,该方法不存在原理误差 ;利用存储示波器取得两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值 ,然后计算其相位的结果表明 :当信号的信噪比等于 40 d B时 ,单次测量的误差为± 0 .2°;该方法可以对干涉仪中非理想的信号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实现对电力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能力,提出基于孤岛现象的储能系统奇次谐波频谱分析方法,构建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奇次谐波检测模型,在孤岛现象作用下进行储能系统的低频成分抑制,将总储能中的低频成分指派给蓄电池,根据储能系统奇次谐波分量,进行超级电容器之间的功率分配,获取能量型储能系统奇次谐波频谱分量,采用波动平抑策略,在考虑孤岛现象作用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储能系统奇次谐波频谱分析和特征提取,实现功率型超级电容器储能之间的功率优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储能系统奇次谐波频谱特征提取的准确性较好,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能力,储能功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图像质量评估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传统评估方法常基于图像低层视觉特征而忽略了高层语义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观指标和主观视觉质量的一致性。近年来,感知损失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风格化、图像复原等研究中,通过使用预训练的深度网络对图像进行多层语义分解,在相关问题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感知损失启发,提出一种多层感知分解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方法 首先使用预训练的深度网络对图像进行多层语义分解,获取多层特征图,再计算失真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的相似度,以及它们的不同层级特征图之间的相似度,最终得出兼顾了高层语义信息的图像质量分数。结果 针对传统方法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SSIM(structure similarity)、MS-SSIM(multi-scale structure similarity)及FSIM(feature similarity)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传统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的性能,在SRCC(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KRCC(Kendall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客观指标上均有相应提升。通过使用本文框架,PSNR、SSIM、MS-SSIM、FSIM方法在TID2013数据库上SRCC指标分别获得0.02、0.07、0.06和0.04的提升。结论 本文提出的一种多层感知分解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结合传统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兼顾了图像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信息,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传统方法的评估性能,使客观评估结果更加符合主观视觉感受,同时,本文提出的评估框架能够适用于多种传统方法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具有递阶层次准则结构的决策问题,考虑到决策者偏好表达的不确定和犹豫性以及认知的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行为,提出一种区间犹豫模糊多层的TODIM多准则决策方法。首先在对传统JACCARD距离修正后提出一种新的区间犹豫模糊距离测度,接着结合层次分析法思想与TODIM方法建立一种能够解决递阶层次准则结构决策问题的区间犹豫模糊决策方法。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云制造资源选择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8.
AR技术与传统纸媒的交互融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秦川  赵洋 《包装工程》2018,39(6):139-144
目的研究增强现实技术在传统纸媒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方式。方法通过分析最新的国内外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出版行业中的案例,探讨AR技术应用到传统纸媒的新型设计理念与方法,并且结合自身团队增强现实图书设计实践案例,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实现全新的价值体验,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转型思路。结论通过研究增强现实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案例,可以得出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传统纸媒,不仅可以使用更多形式传递丰富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增强读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同时可以使品牌广告创造更大的价值。将增强现实技术与传统纸媒的交互融合应用方式进行了阐述,意在探讨在AR技术下传统纸媒与新技术、新科技结合的新型转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高耸进水塔拦污栅墩连系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的现象,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进水塔有限元模型,选用反应谱法计算进水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通过设计3种方案,对比研究拦污栅墩连系梁结构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横梁(垂直水流向)、纵梁(顺水流向)尺寸大小对进水塔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耸进水塔结构,增大横梁尺寸可减小自身轴向拉应力、并限制拦污栅墩位移。而增大纵梁尺寸则会对局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适当增加横梁尺寸,减小纵梁尺寸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结构安全度。该研究可为结构相似的进水塔拦污栅墩的连系梁尺寸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云服务安全评估时专家判断复杂的心理特征问题,在区间犹豫模糊背景下提出一种改进的IVHF-TODIM多属性决策方法。结合COWA算子和Dice相似性测度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态度的区间犹豫模糊Dice相似性测度公式,并对其基本性质加以验证,在TODIM方法优势度的计算中,运用所提出的Dice相似性测度替代原有的距离测度,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云服务安全评估上。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