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存在增强相,故为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针对(TiC+TiB)/TC4钛基复合材料内孔开展了电解铣磨精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铣磨精加工0.2 mm后,孔侧壁表面能观察到明显的金属光泽和磨削痕迹,侧壁面的表面粗糙度由Ra14.851 5μm降低至孔口区域Ra0.441 3μm、孔中间区域Ra0.617 6μm。  相似文献   
22.
通过专业的专利检索工具,以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为主要数据来源,从专利角度分析了中国太阳能路灯的发展态势、专利申请状况以及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太阳能路灯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苏里格气田属地层岩性圈闭性低压、低孔、低渗气藏,采用常规开发方式开发效果不佳。针对苏里格气田压力下降快、砂体连通性差等特点,开发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工具。对裸眼完成的井,在预定井段悬挂裸眼封隔器、压力开启滑套、投球开启滑套等工具,实现压裂作业井段横向选择性分段隔离。根据压裂段数进行分段压裂,一趟管柱实现全井段的压裂作业,从而扩大渗流面积,沟通更多的含气砂体,实现高效开发的目的。介绍了相关配套工具与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作业应用情况,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24.
基于DCT的时序数据相似性搜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的高维度是造成时序数据相似性搜索困难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对时序数据进行维归约,然后对压缩后的数据建立空间索引。目前维归约的方法主要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进行维归约,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时序数据进行范围查询和近邻查询的相似性搜索方法。与基于DFT、DWT的搜索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上都显示出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5.
结构化稀疏线性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监督场景下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然而,LDA在小样本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并且学习的投影变换难以给出人类认知上的解释.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可解释性结构的发现,借助于LDA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化稀疏L2,1范数,提出了结构化稀疏线性判别分析(structured sparse LDA,SSLDA)方法.进一步,为了去除线性变换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正交化的SSLDA(orthogonalized SSLDA,OSSLDA),它能更加有效地学习到细致的结构信息.为了求解这2个模型,引入了一个半二次的优化算法,它在投影变换和新引入的辅助变量之间采用交替优化的思想.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在AR、扩展的YaleB和MultiPIE 3个人脸数据库上对比了LDA及其变种方法,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26.
目标跟踪是利用一个视频或图像序列的上下文信息,对目标的外观和运动信息进行建模,从而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并标定目标位置的一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交通和视觉导航系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为目标跟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阐述了目标跟踪的基本研究框架,从观测模型的角度对现有目标跟踪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深度学习为获得更为鲁棒的观测模型提供了可能;进而从深度判别模型、深度生成式模型等方面介绍了适用于目标跟踪的深度学习方法;从网络结构、功能划分和网络训练等几个角度对目前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进行分类并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了当前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然后,补充介绍了其他一些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基于分类与回归融合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基于强化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基于集成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和基于元学习的深度目标跟踪方法等;之后,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适用于深度目标跟踪的数据库及其评测方法;接下来从移动端跟踪系统,基于检测与跟踪的系统等方面深入分析与总结了目标跟踪中的最新具体应用情况,最后对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跟踪中存在的训练数据不足、实时跟踪和长程跟踪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CMX618与CMX7041是CML半导体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字专网移动通信的专用芯片,本文介绍了基于CMX618[1]与CMX7041[2]的数字对讲机基带系统的设计,叙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并阐述了芯片使用中的问题与经验。  相似文献   
28.
崔振 《机械管理开发》2023,(2):288-289+292
针对传统探放水施工存在需施工的探水钻孔多、盲目性大、施工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探放水效率低等问题,以晋能控股集团某矿9104运输顺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探放水施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向钻探技术在煤矿探放水中的应用,介绍了定向钻探技术的原理、设备及施工工艺,并分析了应用效果。应用效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探放水施工工艺,定向钻探技术缩短了钻孔长度3 100 m,可少钻孔46个,可使探放水效率达到96%以上,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9.
位于豫西外方山的太山庙花岗岩是区域上重要的碱性花岗岩,根据接触关系、岩石学特征等,该岩体可识别出5期岩浆侵入活动,分别为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中斑状细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不等粒正长花岗岩、多斑状正长花岗斑岩及正长花岗斑岩,其中第一期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构成主体,而其它4期侵入岩在多处呈偏心套叠式产于其中。本文对太山庙岩体第一期和第二期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太山庙花岗岩第一期、第二期侵入时间分别为(121.3±1.6) Ma、(119.6±1.8) Ma,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记录。锆石的εHf(t)为-4.56~-16.97(t=121~120 Ma),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247~1464 Ma。结合与该区域上的结晶基底太华岩群、第一盖层熊耳群以及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块体的Hf同位素数据对比结果,认为太山庙花岗岩体的源区可能主要为俯冲到华北克拉通南缘下部地壳的南秦岭陡岭群等和扬子克拉通张八岭群等古老基底。太山庙岩体原始岩浆可能富含锡、铀等成矿元素,并在演化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富集,这可能是岩体及其接触带附近发育锡、铀、三稀元素异常,以及钼、锡、铅、锌等矿床(点)的原因。建议下一步重点针对这些异常区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0.
针对电网灾难性事件同时受网络结构、电气运行状态以及两者耦合引起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造成的评估困难,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网络拓扑剖分和电气关系剖分的评估方法,通过拓扑结构剖分和电气关系剖分分别刻画灾难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系统固有属性和电气量的变化,揭示出灾难性事件过程中系统结构及其运行特性的规律.该方法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从元件受扰动后,系统结构状态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出发,利用可信性测度刻画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两类不确定因素耦合产生的复杂不确定性,并以电网负荷损失期望为指标评估灾难性事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风险最高和最低的灾难性故障的评估结果与传统方法高度一致,而对风险最高和最低之间的灾难性故障的评估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